無人機禁飛衝擊高雄旗山美濃農業,農民憂病蟲害擴散
高雄旗山、美濃地區農業面臨無人機禁飛衝擊,農民憂心病蟲害擴散
高雄旗山、美濃一帶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尤其是水蓮和大豆等作物產值可觀,當地農民長期依賴無人機進行施肥與農藥噴灑,以提高農作效率並控制病蟲害。然而,國防部於6月20日忽然將旗山、美濃、內門、杉林等區域劃定為軍事紅區,並自6月26日起禁止無人機飛行,使得當地農業經營遭遇重大挑戰。
此禁令一出,當地水蓮農民反映困擾與焦慮明顯升高。他們擔心無人機禁飛將導致農藥無法及時施用,病蟲害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終導致農作損失嚴重。無人機工會代表公開表達憤慨,質疑此舉是否重回過去軍事管控嚴格的時代,呼籲政府重新考量禁飛政策,避免農業生產受挫。
在地新住民成為農業重要支柱,助力美濃農業轉型
近年來,美濃農業人口老化與外流問題嚴重,農業生產曾一度陷入瓶頸。然而,當地新住民的加入成為農業復甦的關鍵力量。根據農會總幹事指出,新住民目前約占美濃農業從業人口的四成,他們多以卓越的農業技術與經營能力創造顯著產值,甚至達到百萬元至千萬元級水準。
以水蓮(當地稱野蓮)為例,這項作物在新住民的積極經營下,現今年產值超過4.5億元。美濃也是台灣大豆主要產區,全台約八成的大豆產自此地,展現出新住民對當地農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影響力。農業界人士表示,如果沒有新住民的支持,美濃農業恐怕難以為繼。
多重因素考驗地方農業未來發展
除了無人機禁飛造成的直接障礙外,農業發展還面臨人口結構老化、勞動力不足等長期挑戰。農民需要依賴新技術與外來人力資源來提升效率並保障產量。無人機技術因具備快速、精準的施肥與噴藥能力,成為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禁飛禁令引發的波動可能帶來連鎖效應。
農會與相關單位正積極與國防部溝通,希望能夠落實監管與農業生產的雙重需求,尋求無人機飛行的安全保障機制,務求讓農作業繼續順利進行,避免農民利益受損。
總體而言,旗山與美濃地區的農業發展正處於敏感關口。政府政策的調整、技術應用的推動,以及多元人口結構的融合,將是未來能否穩定農業產能的關鍵。當地農民與社會各界期待政策制定者在保障國家安全與支持農業發展間取得平衡,以確保地方經濟持續健康成長。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