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災難預言觸發旅遊恐慌 港澳台赴日航班需求驟降
日本漫畫作品預言災難 觸發旅遊恐慌 港澳台日航班需求急墜
近日,受日本漫畫家龍樹諒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的「災難預言」影響,圍繞日本將在2025年7月5日發生大地震的謠言於網路上瘋傳,對日本旅遊產業及民眾心理帶來波動。該漫畫自先前預想到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聲名大噪,近日再次因「預言」未來大地震引發外界關注。相關論點指出地震震央將位於日本、台灣、菲律賓之間,尚未發生已令不少潛在旅客擔憂安全風險。
網路資訊傳播速度極快,謠言自去年底起在使用繁體中文的地區迅速蔓延,尤以台灣和香港最為明顯。統計顯示,光是在YouTube平台上,與此相關的繁體中文影片已超過220部,觀看次數估計達5,200萬次,討論內容從大地震、火山爆發到隕石撞擊不一而足,吸引眼球卻無科學根據。這一波災難預言情緒,更因為日本政府於今年3月發布南海海槽地震新預測而被進一步推波助瀾。
影響不只限於網路言論層面。多間航空公司反映,近期往來日本與香港的定期航班出現減班情況,有路線甚至在開航不久後就迅速縮減班次,例如德島航線自5月起僅剩每週2班,其餘如仙台、福岡與札幌等也陸續有調整。業界人士透露,香港赴日旅遊需求自2月中旬起大幅下降,形容現象前所未見。有旅行社歸納,主要原因即為近來層出不窮、無從證實的災難謠言所致。
旅客疑慮亦令日方高度警覺。日本相關單位觀察到,今年3月訪日的香港旅客數字較2023年同期減少近10%。不僅如此,中國駐東京大使館4月也罕見發布赴日安全提醒,勸告國人謹慎考慮旅遊與置產規劃,加重地震謠言的國際渲染力。在「謠言+科學預測」雙重作用下,恐慌情緒逐漸擴散,造成遞延性影響。
東京大學研究災害傳播的專家關谷直也指出,目前全球對地震的預測尚無法精確至特定時間和地點,近期流傳的各類預言都屬都市傳說或流言。他提醒社會大眾,對於來源不明或無法證實的災難資訊應保持懷疑態度,避免成為謠言傳播鏈的一員。
未來,災難謠言是否將使日本旅遊市場持續低迷,需持續關注後續觀光數據,但這場由動漫預言、網路傳播及輿論擴大所構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充分彰顯虛假資訊對現實消費行為與社會情緒的雙重衝擊。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