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郵輪市場疫後再起,產業復甦展現新活力
亞洲郵輪市場疫後再起,產業復甦展現新活力
亞洲郵輪市場在經歷新冠疫情重創後,2025年迎來復甦,整體規模回升至疫前八成。國際市場雖復甦腳步較北美與歐洲緩慢,但亞太區的郵輪旅遊憑藉多元文化資產、壯闊自然景觀與活力體驗,逐漸建立獨特魅力,與阿拉斯加、地中海等歐美經典郵輪航線形成鮮明對比。
產業調查顯示,亞洲郵輪市場預計2025年營收達37.7億美元,2025年至2029年將以6.16%年增長率持續擴大,預估2029年將突破47.9億美元。支撐復甦的動力,包括航空業恢復、各國政府政策利多及投資升級郵輪基礎設施。以印度為例,積極推動郵輪計畫,大幅提升孟買港客運量;中國則在大力打造本土郵輪品牌與港口設施,新加坡濱海灣郵輪中心同步擴建,迎接激增的國際郵輪與旅客。
市場趨勢如何改變?傳統大型豪華郵輪深受家庭、多代與全齡旅客青睞,不僅便利且設施齊備,能一次暢遊多國景點。然而,亞洲旅遊消費者愈加重視獨特體驗與深度探索,風格小眾精緻或主題化(如文化、美食、健康)的郵輪逐漸走紅,吸引全球高端客群。
國際品牌與精品郵輪亦積極進軍亞洲市場。Explora Journeys、Silversea、Regent Seven Seas等高奢品牌,陸續在亞太規劃精緻路線,Ritz-Carlton與Four Seasons等酒店巨頭也嶄露頭角。亞洲本地資源豐富,如菲律賓、印尼、泰國、日本、越南等島嶼遍佈,中小型郵輪針對深度探索與在地體驗設計行程;「亞洲跳島郵輪聯盟」整合多國合作資源,提供文化、美食、探索兼具的新藍海。
各國市場表現亮眼。新加坡自2013年以來郵輪旅遊年均成長7.1%,2023年旅客人數再創新高。2025年底迪士尼郵輪將以新加坡為首個亞洲母港,帶起品牌話題與新一波熱潮;星夢郵輪、皇家加勒比等也頻繁部署新航線。日本則乘勢增長,2025年郵輪市場收入預測達3.314億美元,各大國際郵輪品牌停靠遍布,強調探索小島與主題行程,帶動聲勢。越南憑藉長達3,260公里的海岸線與多個深水港,成為郵輪新興熱點,政府大規模投資新港口,吸引高端郵輪靠岸。
儘管亞洲郵輪業仍面臨地緣政治、環境與基礎設施差異等挑戰,市場整體展現復甦與成長韌性。新藍海的開拓與國際合作,預示亞洲將成為全球郵輪旅遊新重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