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從萬隆會議到現代外交:亞洲與非洲國家的合作與挑戰

從萬隆會議到現代外交:亞洲與非洲國家的合作與挑戰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來自亞洲和非洲逾30個國家的304名代表齊聚印尼第四大城市萬隆,舉行歷史上首次排除西方殖民國家、專門討論亞非地區事務的大型國際會議。此次會議旨在推動亞洲經濟和合作,抵抗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爭霸及新殖民主義。會議中所制定的諸多原則,成為後來「不結盟運動」的基石。七十年過去,隨著中美角力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新冷戰」氛圍再度升溫,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新興「全球南方」概念亦能追溯至萬隆會議的精神。

對北京而言,當年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率團出訪萬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這是中共1949年建政後首次打破國際孤立的外交大秀,不但開啟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大門,也借此機會與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建立初步溝通管道,為後續破冰、建交奠定了重要基礎。

本週三(30日)迎來越南戰爭結束、越共政權攻佔西貢並統一南北50週年紀念,越南政府將於胡志明市舉行盛大閱兵儀式。當年支援北越的中國、柬埔寨(當時為赤柬政權)及老撾(當時為巴特寮政權)均派代表參加,且有118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於25日已抵達並參與彩排。越戰最終以中蘇支持的北越戰勝美國背後支持的南越告終。半世紀後,越南採取戰略平衡的「竹子外交」,不僅與美國實現外交破冰,甚至在兩年前升級雙方關係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儘管如此,美國媒體近期報導,前特朗普政府已下令禁止美國駐越南外交官員出席此次越戰50週年紀念活動。越南總書記蘇林則先致電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稍後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事訪問,展現其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

日本大阪則在歷經55年後,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於本月12日開幕。儘管1970年世界博覽會曾吸引大量人潮,這次大阪‧關西世博會開園首日吸引了12.4萬人,但之後多日入場人數始終低於10萬,大會主辦方原本期望半年內達成2800萬入場人次的目標,至今僅突破100萬。這表現遠不及預期。

哈薩克旅遊和體育部長於本月8日宣布,正在開發一款名為「TravelStan」的統一流動應用程式。該平台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整合酒店預訂、車票購買、導遊及旅遊路線查詢、召車等多種服務,致力於為遊客提供更便利且防詐騙的數碼旅遊體驗。此應用已先在首都阿斯塔納及另外三座城市推行,計劃今年全面推出。

上述多項事件與計劃,從歷史的萬隆會議到現代的多邊外交與科技應用,皆展現了亞洲及非洲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持續尋求合作與自主發展的努力,亦映射出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的深刻轉變。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