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東縣南島國際交流推動傳統造舟與航海文化傳承

台東縣南島國際交流推動傳統造舟與航海文化傳承

台東縣積極推動南島語系國家與台灣間的文化交流,日前舉辦「海洋文化領航-南島國際交流活動」造舟文化分享會,邀請來自關島的知名航海家及獨木舟工匠 Ronald Acfalle、密克羅尼西亞的大師級領航員 Sesario Sewralur,以及台灣紀錄片導演張也海.夏曼,共同分享珍貴的造舟文化與航海經驗。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希望透過類似活動,讓舟船文化得以延續,這不僅是文化傳承,更是對祖先智慧的具體實踐。她指出,台東縣多年來積極在東海岸培養造舟與航海人才,蘭嶼與莿桐部落成為台灣拼板舟及阿美族竹筏的重要據點,同時在莿桐部落成立「海洋學習基地」,作為傳承航海知識與技藝的平台。饒慶鈴也感謝各界協助南島文化傳統舟船國際交流活動的推動,包括海洋委員會、帛琉航海組織及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協會等單位共同努力。今年四月,帆船“Alingano Maisu”號自帛琉啟航,憑藉傳統星象、潮汐與海洋流動等古老技術,橫越太平洋歷時約三週航行至台東,展現南島民族無動力航海的智慧與堅持。

活動中,關島的 Ronald Acfalle 提出的造舟文化故事,詳細介紹帛琉的傳統造舟技巧,並分享他致力於重振查莫洛族航海文化與身份認同的心得。密克羅尼西亞領航員 Sesario Sewralur 則以超過35年航海經驗,講述此次遠洋旅程的細節,強調純粹依靠星象定位、海流與風向等自然元素航行的重要性,以及他對航海知識代代相傳的責任。目前,Sesario也在帛琉社區學院教授傳統航海技術,積極培養下一代。

同時,台灣紀錄片導演張也海.夏曼分享拍攝紀錄片《尋路航海》的經驗,剖析台灣原住民族如何傳承與發展獨特的造舟工藝,強調原住民與海洋深厚的情感連結,豐富了這場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

饒慶鈴強調,此次活動不僅是知識及經驗的交流,更是橫越太平洋的文化傳承行動。她表示,未來台東縣會持續推動南島語系國家的文化對話與合作,讓南島文化在台灣生根發芽,進一步促進民眾對傳統海洋文化的理解,並落實祖先留下的航海智慧。

透過此次多方交流,台東縣不僅在台灣各族群間搭建起文化橋梁,也把南島文化與台灣聯結得更加緊密,持續為文化保存與傳承注入新動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