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攜手修復生態,築夢多樣共生——環保企業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守護

攜手修復生態,築夢多樣共生——環保企業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守護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萬物共生,和美永續」,呼籲全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攜手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生物多樣性被視為人類文明的重要基石,從城市到鄉村,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環保企業持續推進多項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將重點放在垃圾填埋場全生命週期管理、次生固廢資源化利用和工礦污染地塊修復。透過環境調查、修復方案設計、以及整治工程實施等專業服務,致力於減緩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過107個垃圾填埋場導入全生命週期管理,42個工礦污染場地獲得有效修復,有效提升當地生態系統多樣性及物種生存空間。

浙江省中部的武義縣以古村落和迷人自然景觀見長。2024年,當地一處垃圾填埋場經過七個月生態修復,採用生態封場技術,顯著降低了垃圾對本地動物和植物棲息的干擾。這項工程不僅重建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也為本地動植物創造了更佳的生存條件,推動生態系統全面恢復與保護。

在香港,新一輪生態修復措施也將於2025年5月全面展開。位於大埔的船灣垃圾填埋場,毗鄰全球首個建於海中的水塘──船灣淡水湖及八仙嶺郊野公園。透過污染物控制和環境再生,該修復項目將有效減緩廢棄物對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進一步保護當地獨特的生態資源。

作為引領廢棄物資源化和低碳產業升級的全球企業,相關企業已在全球設有11大管理中心,日均處理生活垃圾超過12萬噸,年產綠色電力約180億千瓦時。投資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低碳靜脈產業園)已達89座,設備與技術遍布全球287座焚燒廠、532條焚燒線,日處理垃圾總量突破30萬噸,服務人口超過一億。這些創新技術及管理模式不僅推動垃圾資源化利用,更助力全球環保綠色轉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面對環境與氣候變遷的挑戰,生態修復和垃圾資源化的實踐體現出人與自然共贏的發展理念。未來,環保行動將持續深化,讓生態環境恢復生機,實現萬物共生的美好願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