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借鏡台灣數位治理 AI助力政策協作平台
加州運用AI科技提升政府治理,借鏡台灣經驗推動居民參與政策制定
加州近年來積極運用人工智慧(AI)科技,提升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並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廣泛蒐集與整合居民的意見。這股趨勢受到台灣數位治理經驗的啟發,特別是前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推動之網路公共平台架構。加州州政府更於今年2月正式推出了一個名為engaged.ca.gov的網上討論平台,鼓勵社會大眾發表對災後重建及各項政策的想法。
這項討論平台的推出正逢南加州山火後的復原階段。面對重大災害,各界齊心協力,當局希望透過這個平台集思廣益,加快災區重建腳步。在兩個月內,平台已吸引數千名居民投入討論,討論話題涵蓋家園復建、基礎設施重整到產業恢復等層面。加州州長紐森公開表示,這套網絡協作模式的設計理念,深受唐鳳在台灣推動「網路民主」經驗影響,他盛讚唐鳳為數位參與領域的領袖,認為她為這套機制建構提供了關鍵基礎。
唐鳳過往在台灣多次運用AI及群眾協作平台,例如在爭議性政策(如叫車服務平台與傳統計程車之間的衝突)上收集大量民間意見,讓政府能更清楚辨識社會分歧與共識。她強調,AI工具能辨識公眾討論中反覆出現的立場,幫助決策者判斷哪些是多數民意、哪些意見代表少數但仍需尊重。例如在網約車議題,討論發現民眾普遍希望有更多選擇和更好價格,但不希望影響到計程車司機的生計與服務品質。透過AI技術和演算法,這些細緻、立體的民意資訊能被更有效地整合,避免社交媒體上的兩極化與誤解,反而促進社會不同立場之間的對話與共識。
目前,加州已有八個政府部門參與這項網上協作平台的計畫,包括解決南加州交通壅塞,以及稅收部門以AI自動處理和回覆居民稅務問題。這不但大幅減少了人工查核和回應時間,同時也讓政府資源的調度更為精準,提升了整體服務效率。
過去一年,加州多地遭遇野火災害,居民、商家和學校均受到嚴重衝擊,大規模的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展開。新型數位民主參與工具的引進,讓政府能更及時掌握民眾的實際需求,推動更具體、適切的政策。這不僅是數位治理的一大突破,也象徵台灣經驗在國際舞台上的嶄新呈現。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