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借鏡台灣AI參與機制 推動數位治理與災後重建
近年來,加州政府積極引進AI人工智能,致力於提升行政效率,同時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更深入聆聽居民的聲音。今年2月,加州推出名為engaged.ca.gov的線上平台,鼓勵民眾針對各項重大議題發表意見。這一舉措正值南加州山火災後重建的關鍵時期,讓受災社區有機會直接參與討論和建議,協助制定更貼近民意的重建政策。
短短兩個月內,已有數以千計的居民參與這個平台的討論。加州州長紐森公開表示,這套系統的架構及其運作設計,受到台灣模式的啟發,特別是前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Audrey Tang)的影響不可忽視。紐森強調,唐鳳在這一領域扮演領導角色,為平台設計提供了堅實基礎,讓加州在公共參與和數位治理的道路上得以大步推進。
唐鳳過去主導推動的台灣網路公共參與機制,同樣強調以科技促進溝通和凝聚共識。以網路平台結合AI輔助分析,用以展現社會大眾在爭議性議題上的分歧與共識。例如,針對網約車與計程車之爭,系統能用AI演算法發掘潛在共識—大家都願意尋找合適價格,但也不希望因此削弱既有汽車服務。此種方法避免誇大對立,更能讓細緻的民意浮現,營造政策討論中彼此理解的橋梁。
目前,加州八個政府部門已陸續導入線上討論平台。例如,南加州地區應用AI技術緩解交通壅塞,提升道路規劃與管理效率;稅務部門則利用AI技術強化稅務問題處理和回覆速度,增加民眾與機關間互動的即時性與透明度。
去年山火災情嚴重,北灣地區受創尤深,不僅大量家園化為灰燼,當地商家也蒙受重創。如今,隨著數位溝通與AI分析工具成為行政新利器,政府能更有效整合居民建議,加快重建與復甦步伐。這不只是政府運作的數位化,更多是社會多元聲音被看見與納入決策的重要升級。
展望未來,隨著AI和數位平台的深化應用,加州及其他地區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共治理水準,實現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協作與民主參與。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