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鑿花大師蔡共新辭世 嘉義木雕工藝失一巨擘

鑿花大師蔡共新辭世 嘉義木雕工藝失一巨擘

嘉義市「鑿花」工藝保存者蔡共新於6月12日辭世,享年78歲,台灣傳統木雕藝術界痛失一位重量級大師。文化部長李遠聞訊深表哀悼,並表示將頒發旌揚狀表彰其一生對傳統工藝的奉獻與堅持。

蔡共新1948年出生於屏東潮州,年輕時隨家人遷居嘉義。初中畢業後,前往台南向知名木匾暨木雕師傅郭炳坤學藝。經過3年4個月的嚴謹學習,蔡共新快速成為一位技法純熟的工藝家。出師後,他持續精進雕刻手藝,足跡遍佈台灣各大寺廟與傳統建築,是鑿花與欄間雕飾領域炙手可熱的傳統藝師。五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他始終專注於細膩雕刻與技藝傳承,在業界享有極高聲譽。

「鑿花」是一門極具裝飾性的木雕工藝,在木質構件上刻劃多變紋樣,廣見於廟宇的藻井、獅座、斗栱、員光、垂花、瓜筒、插角、花鳥柱、龍柱、門堵、神龕等,更巧妙融入神桌、屏風、床具等傳統家具之中。這種工藝將傳統建築中的「小木作」升華至極致,不僅要求手藝人的耐心與技巧,更需豐富的美學與創作靈感。

嘉義市政府於2020年正式登錄「鑿花」為嘉義市傳統工藝,並認定蔡共新為此工藝的保存者,他本人也被譽為台灣在地工藝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其作品兼具古典意境與現代美感,使這門瀕臨消失的技藝得以持續發展並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除了技藝上的卓越貢獻,蔡共新一生更致力於推廣鑿花文化。他不僅培育年輕學徒,長年舉辦講座與展示,積極參與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為嘉義地區的無形文化資產注入新活力。許多曾經向他學藝的年輕人,已成為當今台灣木雕界的重要新血,這也讓蔡共新堅信鑿花的生命力將永續傳承。

隨著蔡共新的辭世,台灣傳統木雕藝術失去了一位珍貴的代表性人物。各界緬懷他數十年來對工藝傳承的堅持與熱忱,他以一雙巧手記錄著台灣的文化脈動,也讓鑿花這門工藝成為嘉義乃至全台共同珍藏的文化瑰寶。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