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新冠重症激增 專家促提高警覺接種疫苗
今年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嚴重個案引起社會關注,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年初以來已錄得5宗兒童感染新冠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個案。不過,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則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數字可能遠高於現時的通報。原因是部分兒童在入院接受治療期間已經康復,未必被納入官方統計,因此未能完全反映社區上的感染實況。
關日華指出,近期曾見到5至6名兒童在感染新冠康復數星期後,陸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IS-C)。這些兒童通常在康復後約2至6週內,身體忽然出現高燒、紅疹、舌頭腫脹等異常病徵,同時包括心臟和肝臟等多個重要器官也發生發炎反應。他解釋,這些症狀屬於身體免疫系統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過度反應,患者年齡多為5至6歲。部分個案甚至需要於深切治療部接受密切監察及治療,其嚴重程度不可輕視,更有死亡風險。
關日華強調,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是新冠疫情下兒童群體面臨的新挑戰,家長不能掉以輕心。他指出,預防重症和嚴重後遺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過往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兒童若不幸感染,重症及併發症的比例明顯較低。
另外,他亦提到,部分康復兒童會長時間出現「長新冠」症狀,例如味覺喪失等,持續時間由半年至一年不等,但大多能於一至兩年內完全恢復。他提醒家長,長新冠影響兒童的生活質素與健康,及早預防比事後治療更為重要。
鑑於兒童染疫後可能出現嚴重病徵或長期後遺症,他呼籲家長不要低估新冠病毒對小朋友的威脅,應主動安排子女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他又建議,若家中兒童在感染新冠後數週內出現高燒不退、皮疹、舌頭腫脹或其他異常徵狀,應立即求醫,以免延誤治療。
最後,關日華總結,疫情雖有所緩和,但兒童的健康風險仍不容忽視,接種疫苗依然是保護兒童健康的有效途徑,社會各界應共同關注及早行動,為下一代築起防疫屏障。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