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貨車引領自動物流革命
在海南島陽光燦爛的瓊海公路上,一輛造型奇特的貨車緩緩行駛:車頭沒有傳統駕駛艙,只有平坦的前牆與密布感測器與攝影機的車頂,如同未來科技電影裡的幽靈車輛。這不是幻想,而是中國無人輕型貨車車隊的現實寫照。這些車輛由AI系統驅動,能即時識別紅綠燈、避開障礙物、自動禮讓路人,還能與道路設施和其他車輛互動。如今,它們已在海南、台州、萊蕪等地投入大規模運作,逐步推動國內物流進入全自動時代。
此項自動物流革命始於2024年11月,初期僅有一輛原型車在瓊海有限範圍內試營運,很快擴編至多輛車隊,進一步覆蓋校園、社區、商圈再延伸遍及整個海南島並向全國其他地區擴展。這些無人車搭載雷射雷達(LiDAR)、高解析度攝影機與360度全景感測,結合AI軟體進行障礙物判斷和路權協調,實現安全、高效率的自主運行。部分區域更結合V2X(車聯萬物)通訊技術,能與紅綠燈、感測器同步,資料即時共享,有效提升交通安全與配送效率。
中國的物流企業迎來這波新自動化浪潮,代表企業除快遞業龍頭外,還有阿里巴巴旗下、京東物流、新創公司等。僅中通快遞一年間就在五大城市部署超過200輛無人貨車,單一物流園區已啟用近30台,年底預計海南一地將突破1,500輛。阿里巴巴、京東也同步在全國多地投入無人車及配送機器人,提升效率因應電商包裹量激速成長與人力成本攀升。
技術進步之外,這股浪潮背後是強大政策支撐。中國政府針對無人運輸大膽鬆綁法規,例如將車輛認證測試里程大幅縮短,低門檻刺激研發量產;同時投資升級5G和V2X公路網絡,提供超低延遲通訊,保證車輛高速行駛時的即時控制,實時追蹤運作情況、能源消耗與行人互動。
相較之下,美國無人駕駛貨車發展則受制於各州法規差異與基礎建設不足,實際上路測試及商業規模遠遠落後,中國公開路段與駕照核發數皆傲視全球。研究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貨車數量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領頭羊。當世界仍在討論無人駕駛可能帶來的改變時,「幽靈貨車」已悄然徹底改寫中國物流日常,為自動化時代揭開新章。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