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中國4月通縮持續,結構性變化帶來行業分化

中國4月通縮持續,結構性變化帶來行業分化

中國連續三個月出現通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跌0.1%,與3月持平,令今年首四個月CPI同樣按年下降0.1%。分項數據方面,食品、煙酒類價格僅微升0.3%,帶動CPI上升約0.07個百分點;細分食品當中,鮮果價格上升5.2%,對CPI貢獻0.11個百分點,水產品漲價1.5%,推高CPI約0.03個百分點,而畜肉類升幅為0.6%,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為CPI帶來0.06個百分點正貢獻。不過,鮮菜價格卻下跌5%,拖低CPI約0.1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亦按年下跌1.4%,帶來近0.02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

同時,生產端數據也反映壓力。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創下近半年的最大跌幅,較市場預期的2.8%略好,環比亦下降0.4%。今年首4個月,PPI按年跌幅為2.4%。官方分析認為,PPI指數下跌主要由於國際價格影響國內產業價格走低,特別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變動迅速,直接壓低相關國內產業價格;此外,部分國內能源價格亦出現季節性下調,進一步加劇生產端價格壓力。

儘管經濟數據未見明顯好轉,但分析指出,近期宏觀層面針對促消費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強,加上高科技產業持續發展,部分領域需求增長,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出現積極變化。例如部分產業供需關係改善,令產品價格跌幅收窄;高技術產業的崛起推動部分細分領域價格上漲,例如智能製造、高端設備製造等高附加值產業發展顯著,相關價格亦按年錄得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4月份CPI雖同比仍見下滑,但按月由跌轉升,漲幅較季節性水平高出0.2個百分點,主要受食品與出行服務需求回升所帶動。國家統計局專家指出,國際油價走低是壓制通脹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從結構性來看,局部類別例如豬肉及鮮果價格仍有較大漲幅,顯示部分生活必需品需求穩健,未受整體通縮拖累。

縱觀當前內地經濟情況,儘管消費及生產價格低迷,受壓明顯,但在政策加碼和重點產業推動下,局部行業展現韌性。未來價格走勢和總體經濟復甦進度,仍然取決於國際市場動態、內部消費動力,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成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