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4經濟關鍵時刻:成長動能減弱,政策刺激受關注
中國今年經濟迎來關鍵時刻,儘管第二季GDP年增率可望維持在4.5%至5%之間,但下半年局勢仍充滿挑戰。專家指出,去年低基期帶來的成長動能逐漸消退,加上出口熱潮趨緩、財政補貼即將告一段落,經濟增速可能明顯放慢。
根據綜合多方消息,今年前五個月,受益於政策支持與「搶出口」帶動,中國出口、工業生產、社會消費品零售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整體表現持續穩健。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市場仍然低迷,房價下行預期未見緩解,居民購房意願依舊疲軟,對經濟帶來不小壓力。
針對下半年政策走向,市場普遍預期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刺激力道,包括降息20至30個基點,並擬推規模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的新型政策性銀行金融工具。在具體措施方面,預計可能於第三季末陸續推出,實際出手與否仍需視後續經濟數據發展而定。此外,「以舊換新」消費補貼若能儘早發放,可望對六月與第三季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形成支撐,維持一定韌性。
對外貿易方面,中美兩國本月就落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基本共識,然而在關鍵議題上仍存重大分歧,短期內全面協議的可能性依舊偏低。即使美方未來因法律因素取消部分對等關稅或涉及芬太尼的相關關稅,也很可能改以其他貿易條款對中國產品徵稅。專家預測,今年美國對中國產品平均關稅或將繼續維持在32%左右,時間恐拉長。 在九十天的關稅暫停期内,「搶出口」及相關生產仍將延續,但動能預料逐步減弱。
面對外部壓力與內部增長瓶頸,中國政府近期已加快推動多項措施。繼五月宣佈新一輪貨幣政策後,日前於上海舉辦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央行高層再度釋出政策支持訊號。同時,為加速半導體自給自足,包括上汽、長安、比亞迪、吉利等主流汽車製造企業,皆提升自主晶片生產與車用科技研發布局,以期降低對美國供應鏈的依賴風險。
隨著全球經貿局勢依舊動盪,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場如何突圍,外界高度關注。未來幾個月的政策選擇與外部環境變化,將是判斷中國經濟走勢的關鍵觀察點。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