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中國連續通縮下的物價與產業動態

中國連續通縮下的物價與產業動態

中國連續三個月出現通縮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2024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1%,與3月份的年減幅度一致。今年首四個月,CPI同樣下滑0.1%。在細項中,食品煙酒類價格僅微升0.3%,推高CPI約0.07個百分點。惟不同食品分項表現差異明顯:鮮果價格上升5.2%,帶動指數上漲0.11個百分點,而水產品價格亦升1.5%,推高0.03個百分點。畜肉類增長0.6%,其中豬肉價格升幅達5%,帶來0.06個百分點的正面貢獻。另一方面,鮮菜價格大跌5%,拖低CPI約0.1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下滑1.4%,影響0.02個百分點。

至於工業生產方面,4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減少2.7%,為連續第六個月下跌,且降幅創半載以來新高。市場原先預期跌2.8%,實際結果略優預期。按月來看,PPI亦下跌0.4%。今年頭四個月,PPI年減2.4%。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表示,雖然CPI按年輕微下跌,但跟3月比較,4月CPI按月已由跌轉升,漲幅較一般季節性水平高0.2個百分點,主因在於食品價格及出行服務的需求反彈。國際油價的下跌則成為CPI按年下調的主要壓力源。

有關PPI,主要影響因素來自兩方面:一是國際市場輸入性因素,包括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及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下滑,帶動國內相關產業價格回落;二是國內部分能源價格出現季節性調整。這些壓力下,PPI按月降幅與上月持平。

不過,也可見中國政策調整和產業創新帶來的一些積極信號。加強促消費的宏觀政策及大力投入高科技產業,令局部行業需求回升,帶動相關領域價格的正面變化。部分產業供需關係有所緩和,價格下跌幅度收窄。而高技術產業發展為智能製造、高端設備製造等行業注入動力,這類產業的價格出現同比上升。隨著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正逐步反映於價格層面。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當前依然面臨通縮壓力,但政策刺激、科技創新及部份環節供需改善,有望在未來為物價及產業景氣帶來新亮點。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