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中韓黃海浮標角力升溫

中韓黃海浮標角力升溫

南韓政府正密切監控中國在黃海公海新設浮標的動向,針對這些浮標可能涉及軍事偵察等多重用途進行全面評估。南韓外交部官員指出,相關部門正在密切協調,共同分析浮標的性質與目的,並根據未來發展情勢,適時採取因應措施。

據了解,中方最近在黃海公海新放置了三個大型浮標,引發南韓方面的警戒。這些浮標的位置位於中國專屬經濟區(EEZ)範圍內,但靠近南韓的暫定措施水域(PMZ),屬於兩國間關係敏感的海域。韓國海軍在2023年5月,於離於島以西,東經123度附近發現這批浮標。官員透露,目前南韓在周邊海域也架設與管理著約10個浮標,有些同樣設於韓中暫定措施水域境內,部分為針對中方行動的回應之舉。

自2018年以來,中國已陸續在黃海的暫定措施水域設置共10座浮標,每座寬度約3米,高度6米,官方對外解釋用途為進行海洋氣象觀測。連同新近設置的三座,目前中國在這一海域的浮標總數達13座,其中一座位於暫定措施水域。韓方則關切,這些浮標可能並非單純氣象用途,也具備監控他國軍事活動的能力。

部分專家分析指出,中方浮標的位置及規模顯示背後可能存在對周邊軍事船艦和潛艦活動進行偵測的意圖。此外,這些浮標也可能在未來作為雙方專屬經濟區邊界談判時的籌碼。中方則強調其立場,浮標部署只是為了科學觀測和資料蒐集。

南韓方面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相關動態,維持與相關國家和部門合作,並根據安全及外交形勢調整策略。韓方同時強調,本國在黃海地區也有設立多個浮標以保障國家安全及利益,這亦是基於海域管控和互為回應的作法。觀察人士認為,隨著海上浮標數量增加及用途多元化,韓中兩國在黃海公海及暫定措施水域的競合關係將越加複雜,未來如何兼顧安全、觀測與外交協調,成為雙方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