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昂萊與習近平莫斯科會晤:緬甸政局動盪下中緬合作新動向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將軍自2021年政變以來,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層會晤。這次會談在莫斯科舉行,適逢俄羅斯舉辦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慶典。自2021年敏昂萊發動政變以來,緬甸陷入政局動盪,軍政府面臨來自多個少數民族武裝與反抗力量的挑戰,其中部分勢力與中國有密切聯繫。
此次敏昂萊與習近平的會談備受矚目。敏昂萊在會談中感謝中國在今年3月緬甸發生7.7級大地震時提供的人道主義支持,並對中國長期支持緬甸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上的地位表示致意。習近平則明確表示支持緬甸根據本國國情推動發展、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同時,他強調要穩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維護國家穩定。
自政變以來,緬甸的內部衝突不斷升級,軍政府一直在與分布於全國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和地方民兵展開鬥爭。根據援助政治犯組織的統計,從政變爆發至今,已有超過六千六百人在動亂中喪生。國際社會對軍政府在鎮壓行動中造成的大規模傷亡和人權問題多有批評,國際刑事法院甚至對軍政府領導人提出了起訴。然而,緬甸當局依然與中國和俄羅斯保持著緊密合作關係。
在雙方會談中,習近平提出希望緬甸採取更具體的措施,保障中國在緬人員、機構和投資項目的安全,同時加強打擊跨境犯罪。中國與緬甸軍政府之間長期維持軍事和經濟聯繫,中國一直是緬甸軍方最重要的武器供應國及主要經濟伙伴。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除與緬甸軍政府保持合作外,也在與部分控制南部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團體保持聯繫,以維護自身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利益。這種兩面策略不僅使中國能夠在緬甸持續動盪的局勢中維持靈活的立場,也進一步強化其區域戰略地位。
此次敏昂萊與習近平的會談,被視為雙方在動盪時期鞏固合作關係的重要舉措。面對國際譴責和制裁,緬甸領導層顯然更加倚賴來自北京和莫斯科的支持。而對中國而言,如何平衡與緬甸軍方及少數民族團體的關係,確保對緬戰略利益的長期控制,已成為當前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關鍵課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