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中國4月出口超預期 東盟市場支撐美國需求暴跌

中國4月出口超預期 東盟市場支撐美國需求暴跌

中國海關最新公佈,四月份中國出口總額達3156.9億美元,按年增長8.1%,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儘管增速較三月的12.4%有所放緩。受美國自四月開始加徵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國出口暴跌21%至330.24億美元,創2023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佔整體出口比重降至10.5%,為逾32年新低。不過,東盟成為支撐出口的亮點,單月出口激增20.8%至603.52億美元,對印尼及泰國出口分別大漲36.8%及27.9%,抵銷對美出口驟降的衝擊。

同期,中國對歐盟出口亦增長8.3%,拉美和非洲市場分別錄得17.3%和25.3%的高增速,彰顯中國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策略已見成效。中國宏觀策略分析普遍認為,出口韌性主要來自於轉口貿易和中間品貿易的提升。由於美國針對部分貿易夥伴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豁免,中國商品借道第三國出口,為國內出口企業爭取調整空間及時間。

進口方面,四月份進口總額2195.1億美元,微跌0.2%,表現優於預期。受中方反制措施影響,4月自美國進口亦下挫13.8%,為近13個月來最大減幅。首四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接近1.97萬億美元,增長1.3%;其中,出口增長6.4%,進口下降5.2%,貿易順差達3687.6億美元。

專家認為,4月的數據僅反映高關稅初期影響,未來幾個月影響或將進一步顯現。隨着中美貿易談判展開,部分對美出口產品關稅有望下調;然而,美國關稅政策走向不明,全年中國出口仍面臨倒退壓力。另一方面,中國貨幣及財政政策或將進一步寬鬆,以刺激國內內需和進口回穩。官方表態將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包括鼓勵開拓新興市場、提供政策和融資幫助,助力企業應對國際市場動盪。

此外,近期東盟、歐盟等主要夥伴地區與中國貿易磋商頻繁,出口商也開始考慮將部分受美加徵關稅影響的產品投向國內市場,期望借助內需釋放出口壓力。綜觀下半年,外部貿易環境雖挑戰依舊,但中國製造業和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未動搖,預計貿易模式將多元化發展,企業應變能力成為外貿穩健增長的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