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國青年失業率持續回落 工業產值增速放緩現兩極信號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揭示,2024年5月份全國城鎮勞動力市場出現積極變化,16至24歲非在校生的失業率持續回落。該人群失業率由4月的15.8%進一步降至14.9%,下降0.9個百分點,創下近11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並實現連續三個月下降的走勢。這一趨勢顯示,青年勞動力市場壓力有所緩和,招聘環境較此前略有改善。
分年齡層來看,25至29歲勞動力的失業率也微幅下滑至7%,按月減少0.1個百分點。而30至59歲的主要勞動力群體,失業率同樣下降至3.9%,較上一個月減少0.1個百分點。各年齡段整體失業率縮減,反映出就業市場逐步修復,部分產業吸納力增強,對求職族群的接納度提高。
不過,經濟成長動能略顯疲弱。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低於4月份的6.1%和市場預期的5.9%。工業增速的放緩,突顯宏觀經濟面臨的壓力依舊存在。工業產出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其增長幅度下降,意味著外部需求回升有限,國內消費與投資恢復仍需時間。業內觀察人士分析,全球貿易局勢波動、出口環境不穩和部分行業調整,都對工業生產造成一定拖累。
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促進青年就業成為政策調整的重點。相關部門近期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及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推出企業招聘補貼、崗位實習和創業資助等舉措。專家認為,持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升勞動力技能結構匹配度,有助於緩衝階段性壓力,穩定城鎮青年就業形勢。
同時,隨著產業升級和數字經濟發展,新型職業和崗位需求逐步增加,為勞動力市場注入活力。然而,結構性失業問題仍需關注,一些青年在技能與崗位匹配、就業觀念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間。短期內勞動力市場將在低水平波動與結構性調整中尋求均衡。
總體而言,5月城鎮失業率下降和工業生產增速放緩,折射出中國經濟在復蘇與調整中的多重信號。未來政策繼續聚焦穩就業、促產業,意在支撐經濟平穩前行,為勞動力市場注入更多動能。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