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染色體鑲嵌型胚胎植入 臨床數據顛覆過去認知
長期以來,試管嬰兒過程中的「染色體鑲嵌型胚胎」一直被視為成功率較低的高風險選擇,讓許多不孕家庭在看到鑲嵌型結果時不得不中止療程。近期,一項突破性的本土臨床研究帶來全新曙光,證實染色體異常比例高達50%以上的胚胎,依然有機會順利著床,且能孕育出完全健康的新生兒,顛覆過往醫學界的傳統認知。
這項回顧性研究梳理了2018年至2024年間15位接受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植入的不孕女性臨床數據。在這些病例中,有10人成功懷孕,臨床懷孕率高達67%。更令人振奮的是,這10位孕婦全數順利分娩產下健康寶寶,活產率突破100%,且不曾發生流產。其中,9位女性植入的胚胎,染色體異常細胞比例甚至高達50%到79%,最終有6人懷孕,6人皆順利誕下健康新生命。
新生兒健康狀況同樣令人欣慰。相關追蹤數據顯示,這10位新生兒平均於足月出生,體重達3196公克,阿普伽(Apgar)評分皆在8至10分之間,沒有任何染色體或先天性異常。追蹤其兒童時期發展,在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與社交互動等衛福部四大發展篩檢範疇均獲得「滿分通過」,證明其成長歷程與一般兒童無異。
在孕產婦健康方面,研究對象皆未出現妊娠高風險併發症,例如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或早產,證明高程度鑲嵌型胚胎植入既能「懷得穩」,又能「生得好」。這也讓無數因胚胎篩檢被判斷「沒希望」的不孕家庭多了一條可行選項。
醫療團隊指出,高度鑲嵌型胚胎過去被視為不建議植入的「高風險」對象,但本次臨床成果顯示,這類胚胎可能具備「自我修復」能力,能於發育過程中淘汰異常細胞,使後期發育向正常靠攏。這一推論與近年來的國際研究方向互相呼應,國外頂尖期刊近年也零星報導過鑲嵌型胚胎具備成功率與健康活產的潛力,不過本土最新成果於活產率與兒童發展方面皆創新高紀錄,成為重要的臨床指標。
雖然樣本數有限,醫療專家表示,未來仍須擴大研究對象與追蹤年限,以建立更嚴謹的評估標準。不過這項結果已為許多陷入瓶頸的不孕家庭點亮一盞希望之光,證明即便不是「完美胚胎」,也有機會帶來生命最美麗的奇蹟。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