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沖泡方式對咖啡健康影響全解析
咖啡是許多人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提神醒腦之外,也含有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例如多酚類、鉀、鎂、菸鹼素和葉酸等。適量攝取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維持健康。不過,最新研究顯示,咖啡的健康好壞與沖泡方式密不可分,選錯了方式,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荷蘭科學家針對咖啡與健康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發現沖泡方法直接影響咖啡中某些對心臟不利的物質含量。研究指出,未經過濾的研磨咖啡(如壓濾壺、土耳其咖啡),含有名為「咖啡醇」(cafestol)與「咖啡豆醇」(kahweol)等脂肪化學成分。這些成分會明顯提高血中壞膽固醇濃度。科學家發現,若持續飲用高劑量的未過濾咖啡(每天約四杯),體內的同半胱胺酸濃度在兩週內就會上升約10%,而這項變化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直接關聯。
相較之下,若使用細緻的紙濾網沖煮咖啡,能有效過濾掉大部分的cafestol與kahweol。即使每天數杯,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不過,該類方式泡製的咖啡,咖啡因含量通常也較高。如果對咖啡因比較敏感,過量仍可能出現失眠、心悸等不適。
濃縮咖啡(即義式espresso)的製作過程使用高壓熱水快速萃取,cafestol與kahweol含量適中,對心血管的影響較過濾式咖啡略高,但遠低於未過濾咖啡。濃縮咖啡單杯咖啡因含量比濾泡式低,不過如果一天習慣連喝雙份、三份濃縮,咖啡因攝取也會迅速累積。
另方面,冷凍乾燥製程的即溶咖啡不包含研磨咖啡常見的有害脂肪物質,咖啡因含量約為濾泡式的一半,對心臟幾乎無負擔,但風味與營養成分較單調。
部分人可能偏好土耳其式或北歐傳統煮沸咖啡,這種完全不過濾的咖啡,cafestol與kahweol含量也是最高,每天四至六杯可能導致膽固醇上升約一成,心臟病的風險相應增加兩成。
至於無咖啡因咖啡,每杯所含咖啡因僅約1到2毫克,中等量攝取幾乎無健康疑慮。同時,無咖啡因咖啡不會像含咖啡因咖啡那樣,降低人體吸收鐵、鈣等重要礦物質的效率,對於需要控制咖啡因或維生素吸收的人特別適合。
總的來看,經過紙濾的濾泡式咖啡被評為目前最健康的選擇,未過濾的壓濾壺、土耳其、煮沸咖啡則需慎飲。咖啡愛好者在享受香醇之餘,也別忘了依照自身體質及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沖泡方式與飲用量。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