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廈泳渡受政治因素影響或將取消 引發兩岸體育交流熱議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交流盛事「金廈泳渡」即將於7月26日舉行,然而今年活動卻面臨不可預期的變數。中央政府近期以「統戰意味濃厚」為由,要求金門縣政府停辦此賽事,讓籌備工作已經啟動的組織者和參賽選手陷入尷尬與無奈。
「金廈泳渡」活動至今已邁入第22屆,是唯一由兩岸官方合作主辦的長泳接力賽,每年吸引約兩百名泳士組隊參賽。賽事路線從廈門椰楓寨游向金門雙口海灘,隔年則反向進行,約七千公尺的泳距不僅考驗運動員的體能,也象徵兩岸和平交流的友誼紐帶。與此同時,配合活動還有結合在地美食、醇酒的文創元素,展示金門的戰地風情及閩南文化特色,為海峽兩岸注入更多人文交流的色彩。
不過,今年中央政府以目前兩岸及國際情勢複雜,且活動由大陸方面主導、規劃跨越兩岸海域中線,涉及海域安全等問題,決定暫停「金廈泳渡」。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表示,尚未收到正式公文,因此無法做進一步說明。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則表達無奈,但尊重中央決定,強調仍在等待正式通知。
與此同時,隔日於金門水域舉行的「金門海上長泳」活動照常進行。陸委會指出,該活動完全在我方管轄水域內進行,政府樂見此類友善交流活動持續推動。金門議員吳佩雯則呼籲,體育競賽應回歸專業領域,不應被政治標籤化,期待地方與中央協力,確保兩岸體育交流活動能持續發展。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針對活動取消發表看法,批評中央突然以「統戰」理由,在活動僅剩三周前取消,不但衝擊賽事安排,更影響選手的住宿、行程,突顯政策決策的欠缺連貫性。她認為此類體育活動有助促進兩岸和平交流,是不可多得的橋樑,呼籲政府重新評估政策立場。
整體來看,「金廈泳渡」不僅是體能展現與競技舞台,更承載兩岸人民深厚的文化互動與友誼象徵。如今面臨政治因素干擾,未來是否能繼續延續這道跨海的友誼之橋,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隨著夏季旅遊旺季到來,金門獨特的海上長泳及豐富的美食文化依然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展現當地多元且充滿活力的風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