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交流 2025:共航創意未來論壇
現今教育不再侷限於傳統學科框架,跨界協作成為新趨勢,促使大學積極推廣跨學科學習。不過,這一波創新之風,如今早已吹進基礎教育。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誇啦啦藝術集匯主辦的「誇啦啦賽馬會創『見』願景計劃」,正是本地跨界教育的一個縮影。該計劃不僅將創意藝術引入小學,更進一步將學校連結至更廣闊的世界。
即將舉辦的「知識交流 2025:共航創意未來」論壇,邀請來自藝術、影視、出版、人工智能及人文醫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展示創意思維如何在各專業中蓬勃發展。活動將於5月舉行,屆時,本地及國際重量級創意產業與教育領袖齊聚一堂,分享跨領域協作與教育經驗,帶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誇啦啦藝術集匯自2021年啟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已為小學生引入創意與藝術學習法。教育者吳美賢(Jenny)參與計劃後,親眼見證學生從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中跳脫,開始主動思考、表達自我,並在同理心、協作與抗逆能力層面得到躍進。不只是學生獲得成長,連教師也迎來思維上的突破。Jenny表示,過去只認為藝術是美化的過程,直到計劃將建築師帶到校園,讓大家學習從空間與人的關係重新審視環境,才發現藝術更深層的本質。這份覺醒令Jenny毅然退休轉型,現主理「創『見』願景計劃」,擴大推動藝術與創意教育、以及設計專業培訓,並將對象延伸至大專。
跨界協作並非單純把多元內容拼湊,而是在於激盪創意思維。AFTEC行政總裁邱歡智(Lynn)認為,跨界的真諦在於跳出舒適圈,理解不同領域的思考模式。本次「知識交流」邀請由修讀藝術的學生、初入行的創作者至資深專業者進行世代對話,甚至請來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主管分享當地藝術專才培育經驗,讓與會者寬廣對照外地發展。
藝術創意思維的應用也早已跨界至醫學。香港大學的人文醫學中心,自2012年起與AFTEC合作,以戲劇、音樂、舞蹈等演藝訓練,輔助醫學生理解生死、倫理與人際關係。活動亦邀請相關講師現身說法,展示藝術如何豐富醫學教育。
此外,活動特別邀請曾奪英國透納獎的Assemble Studio,分享他們以社區建築角度探索藝術邊界的經歷,並舉辦「奇趣帽手作坊」,讓親子體驗傳統與創意思維帶來的學習火花。此次知識交流,致力促進不同行業、世代間的啟發與對話,推動本地教育與創意產業的多元突破。
查詢及活動詳情,可參閱活動官方網站或直接登記參加。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