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百年盛典與第十七屆海峽論壇融合 廈門台灣周掀兩岸交流熱潮
在廈門中山路迎來百年慶典之際,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同步於福建廈門盛大展開。本屆論壇以「百年中山路 • 兩岸共潮生」為主題,結合中山路百年華誕,舉行「廈門台灣周」系列活動,讓兩岸民眾在多元場景中共憶閩臺同源的文化記憶,促進文化、商業及旅遊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使融合發展獲得新動力。
「臺灣周」活動充分發揮中山路騎樓古建築與地標商圈的歷史氛圍,並藉由海峽論壇優勢資源,舉辦包括主題車廂、民俗文化展演互動、台灣夜市經典小吃體驗等豐富活動,吸引了兩岸各界踴躍參與,並打造五大主題展區。現場既有臺北101模型展示現代都市輪廓,也重現台灣九份夜市的燈火人潮;阿里山茶廊瀰漫著濃郁茶香,而金門古厝文創區則細緻呈現閩式建築的紅磚白石之美。現場表演更巧妙融合了南音古調與現代搖滾,在舞台上激盪出傳統與創新的音樂火花。
活動現場猶如一座文化彩虹橋,讓兩岸民眾登上象徵寶島記憶的阿里山小火車,沉浸式走訪山海之間,徜徉於閩臺人文血脈之中。期間持續至6月19日,設台商展銷會、美食市集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多項互動體驗,讓廈門市民與遊客不出城市即能共享台灣風情。
與此同時,第三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暨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也在廈門湖中舉行,延伸兩岸交流的觸角。不過,今年海峽論壇在政治層面亦出現新變化,因近期台灣「大罷免運動」效應,國民黨縣市首長罕見缺席此論壇,亦未派高層代表參加,僅由陸事部主任代表出席,層級明顯降低。知情人士表示,這是為避免激化台灣國內罷免情緒所做出的策略調整。
台灣本島則因國會爭議引發社會怒火,罷免行動正式進入新一波高峰。各地罷免團體串連大規模集結,民進黨議會團及立委積極投入街頭動員,行動現場群眾手持標語高呼,罷免不適任立委聲浪高漲,跨縣市志工展現強大民主活力。
整體而言,廈門「台灣周」及海峽論壇活動乘著中山路百年慶典的熱潮,透過文化和日常交流營造兩岸共同記憶,相互促進理解與合作。即使政治局勢出現波動,兩岸民間交流和地方創意依然蓬勃,為兩岸未來互動和融合模式提供新的典範和可能性。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