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週年專訪聚焦兩岸關係 賴清德展現強硬路線
520總統就職周年將至,總統賴清德近期接受台灣本地及國際媒體專訪,詳述過去一年的施政重點與理念。專訪中可見,賴清德充分強調其對中國大陸的強硬立場,重申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並指責對方持續以文攻武嚇方式試圖影響台灣,兩岸關係不斷緊張。他主張台灣與中國大陸「互不隸屬」,強調兩岸已非過往的「同屬一中」框架,而是明確劃分的「台灣與中國」關係。此立場意味幾乎沒有留下模糊與協商的空間,使得無論官方、民間抑或國際層面,都必須直接面對這種現實主義的設定。
同時,美中雙方正針對關稅與貿易問題展開談判。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談及美中貿易時出現「統一與和平」等字眼,引發各界猜測及擔憂。儘管台灣總統府隨即否認與台灣相關,川普的態度與言論仍顯示美中之間在台海問題上的彈性與不確定性。與之相對,賴清德上任以來幾乎每一次公開談話均強調「戰略清晰」,與美國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形成對比。在政治立場完全公開、毫無保留的情況下,兩岸政策轉趨激進,並無明顯迴旋空間。
賴清德施政重點明顯側重兩岸事務,其專訪內容多屬政治相關論述,較少觸及民生經濟、國內社會問題。近期備受社會關注的虐童、性侵及詐騙等案件,並未出現在專訪討論範圍內,也未就相關事件提出回應。這種「重政治、輕民生」的執政風格逐漸成形,部分民意對此表達憂慮。
在國際現勢複雜的局勢下,賴清德多次表明台灣應為「棋手」而非「棋子」,並強調台灣具備自主性。然而,當兩岸政策完全鎖死於「台灣與中國」的二元架構,並高度依賴外國勢力協助時,台灣真正的自主性與未來發展方向也引發討論。外部局勢未明,國際各方進退有據,台灣卻陷於「戰略清晰」的孤峻路徑,未來台灣的地位與處境充滿未知數。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