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健康警訊:過勞、飆熱、粽子熱量三重威脅
端午節連假期間,民眾忙於品嚐應景美食、參加傳統活動,不過在節慶歡愉的同時,現代人健康課題也不容忽視。醫學研究與臨床觀察顯示,現代人在高壓工作環境下,身心健康易受損;加上節慶飲食過量及天氣變化多端,相關健康風險大幅提升。
急診科醫師指出,長時間工時及不當壓力管理,會對身體與心理健康造成顯著危害。過勞不僅僅是延長工時,更常見的是讓工作滲入私生活,下班後仍無法自我調適,導致慢性疲勞、肥胖、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風險可上升10至40%。男性因壓力常見腹部肥胖,女性則以下半身脂肪堆積明顯。若情緒長期耗竭,還可能引發焦慮、憂鬱,甚至影響睡眠與消化機能。
38歲王姓工程師就是典型案例。他因工作繁忙,持續加班應付專案,長期下來肌肉僵硬、睡眠不安,儘管嘗試健身、瑜伽、壓力管理課程,都因過於忙碌或效果有限而難以堅持。最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後,經有氧運動、調整飲食與工作習慣,同時進行心理諮詢與物理治療,終於逐步恢復健康。
除了工時過長帶來隱憂,節慶食品過量攝取也需多加留意。端午期間,粽子成為主角,但高油、高鹽、高澱粉的特性,平均每顆高達500至800大卡,一顆相當於兩碗飯與一份滷肉。新陳代謝較慢者或有慢性病史民眾若攝取過多,容易出現口乾舌燥、頭暈、夜間頻尿等「隱性三高」前兆,威脅心血管與腸胃健康。
近期氣候劇烈變化,加上疫情持續,勞工戶外作業風險增高。北部地區啟動高溫勞檢措施,規範雇主提供防曬、補水等保護,違規者將面臨重罰。然而,承攬型勞動關係的外送員等族群,實際保障仍有限。專家建議,相關單位應研擬更完善的高溫防護指引,以降低熱傷害職災風險。
除了身體健康,心理適應亦需關注。疫情期間,不少人養成居家運動的習慣,定期運動、適度調整生活步調,有助提升心肺功能及情緒穩定。醫師強調,不論工作或生活壓力,建議每天花數分鐘檢視壓力來源,或向親友傾訴,以避免情緒積壓。
過勞、飲食不當與氣候威脅交織下,現代人健康管理需面向更寬廣層面。調整工作與生活模式、保持飲食節制、適度運動,並尋求適時醫療協助,才能真正保護身心安康,歡度佳節與日常生活。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