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批急診亂象引熱議 醫師現身說法緩解醫病誤解
近日,一名知名女星因帶女兒到急診就醫,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急診室亂七八糟」的評論,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這番言論也招來部分網友批評,認為她「打擊了護理士氣」。對此,有醫師在醫療專業社群中分享現場看法,說明急診室實際情況以及大眾就醫的正確觀念。
加護醫學專科醫師陳志金(Chang Chih-Chin)針對這起事件發表了看法。他坦言,對於「急診室亂七八糟」的形容,他在某種程度上並不否認。他強調,急診室的主要任務是處理「病情急迫」的患者,若遇到人潮壅塞、再加上突然湧入多位重症患者時,現場的確可以說是「戰場」等級的混亂。對於女星所說的「我自己醫好比較快」,他也以親身經驗回應:「如果只是輕症,真的不會比較快。」
陳志金表示,很多家長看見孩子生病,難免心急如焚,這種焦慮能被理解。但他也提醒,若小孩只是單純發燒,沒有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明顯危急症狀,未必需要立即前往急診。他建議家長,資訊取得其實很便利,多數醫院都會在網站上提供兒童疾病何時應掛急診的指引,不妨在送醫前先查詢參考。
「急診室的資源是有限的,要留給最需要的病患。」陳志金進一步說明,急診醫護人力經常因應突發病況變動而忙得不可開交,難免出現服務不周的時候。他建議,社會大眾在看待這類問題時,也應多一點體諒:「醫護人員在處理危急狀況時,表情嚴肅甚至沒空微笑,這其實完全可以理解。反過來,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焦急尋求心理安慰,也不難理解。」
他語重心長地點出一個重點,就是急診室並非用來安撫焦慮的,「治療的是『病情』的急,不是『心情』的急。」他提醒民眾能夠評估自身需求,尋找合適的就醫管道,將急診資源保留給真正情況危急的人。
這波討論也讓更多民眾關注急診室現況,以及在醫療資源有限下,病患與醫護雙方需要更多理解與配合。透過彼此體諒與資訊普及,或許能減少彼此的誤會和壓力,共同緩解醫療第一線的負擔。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