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女星批急診亂七八糟引熱議 醫師陳志金:急診亂是必然,真正急才該用急診

女星批急診亂七八糟引熱議 醫師陳志金:急診亂是必然,真正急才該用急診

近日一名女星因帶女兒前往急診就醫,於社群平台發表「整個急診室亂七八糟」的言論,引發熱烈討論。部分網友認為她的批評無視醫護辛勞,甚至「打擊護理士氣」;也有人感同身受,坦言曾在急診等候多時,體會過現場的混亂。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則針對此事發表專業看法,指出急診現場的「亂」其來有自。

陳志金表示,急診室的存在價值就是處理病情上的「急」。一旦急診壅塞時,若又碰上數位分類為「檢傷1、2級」的重症患者送醫,急診現場狀況瞬間升級宛如「戰場」,遠非外界想像的從容有序。他坦承自己也曾認同「亂七八糟」的描述,尤其是在資源有限、醫護緊急搶救時,患者及家屬的等待與焦慮無可避免。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只是單純希望快點被看診,急診室反而不是最佳選擇;自我照護,對於輕症狀況來說,確實會比較快。」

針對家長因孩子發燒而焦急送醫的狀況,陳志金建議,父母當然會緊張,但若單純只是發燒,沒有其他明顯危急症狀,其實無需急著衝到急診現場折騰自己和孩子。他提醒,很多醫院網站都有清楚分辨輕症與危急症狀的指引,家長不妨先多加了解,判斷是否真的需要使用急診資源,「把急診留給危重的患者,是社會資源運用的最佳方式。」

陳志金也談到,醫護人員面對重症搶救,難免面色凝重,無法始終帶著笑容服務所有人。但這並不代表醫護人員沒有盡力,反而是全力專注於病患的狀況。他同時理解家屬帶著病人焦急送醫事故的焦慮和壓力,也能諒解部分家屬因此在無助下上網抒發。

在這波討論中,陳志金強調:「急診,是為了處理『病情』的急,不是為了處理『心情』的急。」社會大眾應理解急診醫護的忙碌與壓力,在分辨自身症狀的同時,給予醫護團隊更多包容與信任。如此一來,不僅讓真正有需要的重症患者獲得及時救治,也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搶救生命,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