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非小病,心肌梗塞風險激增
脂肪肝增加近3成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肌梗塞風險攀升46%
脂肪肝長期被認為僅僅是肝臟健康的警訊,但最新一項針對台灣逾30萬名30歲以上成年人所進行的研究,顯示脂肪肝同時也是心臟健康的重大威脅。研究證實,有脂肪肝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無脂肪肝者高出近3成,尤其心肌梗塞的比例提升最為明顯,高達46%。
這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系統性追蹤並量化脂肪肝與多種嚴重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心衰竭等之間的關聯性。不但探索脂肪肝的危險性,其規模及追蹤年限亦居亞洲同類型研究之首。結果發現,台灣成年人的脂肪肝盛行率約三成,而且出現年輕化與體重正常者也易罹患的趨勢。進一步人口歸因風險分析則推估,只要有效控制與預防脂肪肝,全台整體心肌梗塞可望減少12%,大幅降低8%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專家提醒,過去台灣肝臟疾病以病毒性肝炎為主,但隨著疫苗接種普及及抗病毒藥物進步,脂肪肝已成為肝硬化及肝癌的新主因。最值得警覺的是,脂肪肝不僅是肝臟的「小病」,事實上反映著人體系統性代謝異常,與高血壓、胰島素阻抗、糖尿病等多項心血管危險因子密不可分。肝臟是人體代謝的樞紐,肝臟健康惡化將對全身循環、內分泌及心臟造成長遠負擔。
造成台灣脂肪肝盛行率上升的主因包括飲食西化、過度攝取高熱量食物、缺乏運動,以及盛行於年輕族群的手搖飲文化。正因如此,即便體態苗條的年輕人也無法自外於脂肪肝發生的風險。醫界強調,脂肪肝屬於可逆性疾病——只要及早診斷、調整飲食與習慣,多數患者都能明顯改善甚至恢復健康。
研究團隊呼籲,社會不該輕忽脂肪肝對全身健康帶來的多重隱憂。不僅是肝病控制的關鍵,更扮演降低心肌梗塞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核心角色。有鑑於此,推廣早期篩檢與預防、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念,將是遏止脂肪肝攀升與減少心臟疾病發生的最有效防線。
面對脂肪肝年輕化及高盛行率的趨勢,除了公開健康信息、強化健康管理,更需從源頭改善飲食結構與生活型態,提醒社會大眾:肝臟健康與心臟健康,密不可分。唯有及早行動,才能守住雙重健康。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