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陷入停滯:出口下滑與貿易摩擦壓力加劇
德國經濟面臨挑戰,增長預測放緩
德國央行最新經濟報告顯示,德國今年經濟增長陷入停滯,未來一年復甦動力有限。根據報告內容,德國央行預估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小幅成長0.7%,明顯低於歐盟對德國的樂觀預測。央行直言,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出口需求下降及貿易壁壘增加,都為德國這個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帶來持續壓力。
報告中指出,來自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波及全球供應鏈,衝擊德國核心出口產業。如汽車、機械及化工產品等德國傳統工業,受到新一輪關稅與貿易限制影響,今年出口預計大幅下滑。儘管2025年出口可能略有回升,但增速預期有限,難以帶動整體經濟快速反彈。
央行警告,出口下滑對國內工業產出造成明顯拖累,產業動能減弱已經波及勞動市場,就業成長趨緩、工資增幅縮小。長期而言,若全球貿易環境未見顯著改善,德國勞動力市場恐將持續承壓。特別是在能源價格波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未解的背景下,企業對新增投資持觀望態度,對未來經濟復甦形成掣肘。
儘管短期經濟展望偏向保守,德國央行也提出中期前景的正面因素。新任聯邦政府計劃擴大基礎建設與國防投入,相關財政支出預期在未來數年顯著增長。央行預測,2027年底前,此舉有望帶動經濟步上較快增長軌道,為國內產業與就業市場注入新活力。然而,從當前到政策產生實質效果,德國經濟仍需穿越一段調整期。
在通膨方面,受經濟動能疲弱影響,消費物價增長壓力漸緩。央行預計,2024年德國通脹率將回落至2.2%,明年及2026年有望低於歐洲央行2%的通膨目標。這意味著物價相對穩定,有助於家庭實質購買力維持,但同時反映出整體消費需求尚未明顯回升。
綜合央行報告,德國2024年經濟環境難免艱辛。全球貿易摩擦、出口困境與國內產業調整掣肘了短期增長,但政府的財政刺激與基建計畫的落實,或許為未來數年帶來新的增長契機。德國經濟如何走出低谷,仍有賴於全球市場的恢復與國內政策的有效推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