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零售銷售意外下滑,消費動能與經濟復甦受關注
德國零售銷售數據於4月份出現意外下滑,令人關注消費動能是否面臨挑戰。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經過日曆及季節因素調整後,4月德國零售銷售額按月減少1.1%。這一表現遠不及市場普遍預期的0.2%增長,反映出內需依然表現疲軟,可能拖慢經濟復甦的步伐。
相比之下,如果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4月份零售銷售則錄得2.3%的正增長。儘管年增幅度顯示長期來看消費活動有一定復甦的力道,但近期的月度下跌重新引發了對德國經濟前景的討論。經濟學者分析指出,大環境如通脹高企、利率持續處於高位以及居民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均成為壓制零售表現的主因。
事實上,德國的零售市場一直被視為整體經濟的重要晴雨表。憑藉著強勁的內需表現,往往能拉動經濟增長。不過,近月來能見到消費者態度轉為謹慎,支出更多傾向於基本必需品,非必需品與大宗商品的銷售表現顯著受壓。這種改變也反映在大型連鎖零售商和百貨公司的營運狀況上,部分企業甚至指出近期客流下降。
專家認為,造成零售銷售出現回檔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感。儘管通膨自去年高點逐步回落,物價仍維持在相對高位,對家庭購買力造成一定侵蝕。同時,因現階段高利率政策持續,房貸負擔增加,也壓縮了消費預算。
不過,年增率持續正成長,反映疫情後消費者行為逐步恢復,但恢復過程顯然伴隨著波動,顯示消費力道靈活但亦容易受外部因素牽動。市場人士普遍觀察後續宏觀經濟政策的可能轉向,以及對能源價格及勞動市場前景的調控,將是左右未來數月零售業表現的關鍵。
總體來看,儘管4月零售銷售環比下跌,德國零售業於年增率上仍具一定韌性。接下來,市場將聚焦於德國消費者信心能否穩定回升,及內需能否有效支撐整體經濟進一步復甦。此輪銷售數據的變化,無疑將為政策決策者及產業界提供重要參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