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自由持續惡化 美國退步 中國幾乎墊底
全球新聞自由持續惡化 美國退步 中國幾乎墊底
國際非政府組織於5月2日發表最新全球新聞自由排行榜,揭示全球新聞自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份2025年評比涵蓋180個國家和地區,報告顯示,全球新聞環境正陷入巨大挑戰,經濟壓力成為新聞自由最大的隱憂之一。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近三分之一國家的媒體由於財政困難頻繁倒閉,經濟壓力雖不像直接打壓那般明顯,卻極大削弱了媒體的獨立性。此外,媒體產權高度集中於大型財團或政治權力機構,對記者獨立報道構成嚴重壓力。特別是在亞洲,威權政府對新聞自由產生莫大影響。
最新排行榜中,北歐國家持續表現亮眼。挪威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九年蟬聯榜首。反觀榜末,非洲國家厄立特里亞則連續多年墊底,亞洲方面,中國新聞自由度在180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僅優於朝鮮與厄立特里亞。中國今年再度後退六名,最新排名為178。報告分析,中國嚴苛的言論監控、對境內外媒體的控制以及記者的壓力持續加劇,使中國新聞自由環境日益惡化。
美國新聞自由度排名則出現明顯下滑,從去年第47位退至第57位,跌幅達10位。報導認為,近年美國新聞環境不斷惡化,隨著新一任政府上台,記者遭受更大壓力,新聞自由正被不斷蠶蝕。記者組織報告指出,新聞自由不再是美國理所當然的原則,尤其近年針對媒體的攻擊與質疑持續升溫,導致獨立新聞報導面臨種種挑戰。
在華文地區,香港新聞自由度同樣持續下滑。該地區雖然排名仍高於中國大陸,但自去年起再度退後五位,降至第140名。與20年前第39名的輝煌表現相比,退步顯著。報告分析,香港的傳媒生態受限於政策和法律環境,原有的新聞自由空間正不斷縮窄。
相較之下,台灣的新聞自由度持續提升,今年位列第24位,較去年再進步三名。報告認為,台灣在保障媒體多元與記者獨立性方面已有進展,但新聞市場仍受到財團壟斷與假訊息流傳的威脅,仍有成長空間。
全球新聞自由形勢走向低迷,無論是經濟壓力、政治干預,還是媒體集中化,都對媒體的獨立和多元構成挑戰。報告呼籲各地持續守護新聞自由,讓獨立調查與真實報導能繼續為社會發聲。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