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大規模裁員 引發銀行業按揭及負資產危機關注
恒生銀行近日爆出大規模裁員消息,引起市場震動。集團發言人在回應傳媒查詢時未有明確否認裁員計畫,只表示公司會持續檢視業務及營運狀況並作出必要調整。此消息不僅令外界意識到經濟寒冬可能已經來臨,更引發對銀行業裁員潮可能帶來負資產危機的高度關注。
根據最新公布,今年第一季本地負資產按揭宗數達40,741宗,較去年第四季的38,389宗增加6.12%。這類按揭主要涉及銀行員工的房屋貸款及按揭保險計劃。事實上,過去數年樓市低迷,加上銀行職員推出的優惠按揭計劃,使得銀行職員成為本地負資產戶的重要群體。
在一般情況下,即使樓市下跌令按揭戶陷入負資產,只要按時供款,銀行通常不會主動要求還款。然而,一旦銀行捲入裁員漩渦,銀行職員按揭便可能成為信貸風險點。由於這種按揭屬員工福利,員工被裁後相關優惠計劃便會終止。業界指出,銀行實際上也難以要求員工在短時間即時贖樓,通常會協助被裁員工把原有員工按揭轉換至現行普通按揭計劃,或允許他們有充足時間尋找解決方案。
看似只要能順利轉按,銀行員工仍有望保住物業,但現實遠非如此簡單。在目前銀行業持續縮減人手、招聘凍結下,被裁員工要在短期內覓得新工作機會可謂難上加難。一來金融業空缺有限,就算見工連基本面試機會都屈指可數;二來即使成功轉行,不同行業薪酬大多較銀行為低,這對於按揭申請人來說,申請轉按時的薪金和財務狀況都是關鍵考慮因素,困難自然倍增。
此外,今次恒生銀行裁員或許僅為冰山一角。消息指,參考母公司近年做法,有部分員工雖然可選擇留任,但必須重新面試,與外部求職者競爭,一旦未能勝出同樣成為待業大軍。這意味著受裁員潮影響的實際銀行員工及其家庭人數可能遠超公開數字。
雖然負資產及裁員令前景蒙上陰影,但据悉銀行方亦會設法穩住被裁員工的供款能力,減低信貸風險。其中之一的做法是透過外包合約製度讓原有員工暫時留任,即便長工身分不復再,收入暫時有保障,有助申請轉按,至少讓他們繼續供款,保住物業。
銀行業結構重整與裁員浪潮下,員工面臨就業及按揭雙重考驗,如何渡過難關,仍有待社會各界共同關注。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