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子健康吃法全攻略
端午節將近,家家戶戶準備迎接這個傳統佳節,粽子自然而然成為餐桌上的主角。不過,粽子雖然美味,卻也暗藏飲食陷阱。傳統糯米製作的粽子,加上高油脂、高熱量的內餡,如果放縱自己多吃幾顆,腸胃不適、血糖、血脂、血壓飆升都可能找上門。營養專家提醒大家,不必因此錯過粽子,只要掌握幾個簡單原則,就能開心享受、安心過節。
首先,建議民眾挑選粽子時,盡量選擇較低脂肪和高纖維的餡料,例如瘦肉、雞胸肉、香菇、栗子等,替代傳統的肥肉、花生或鹹蛋黃。這樣做不僅熱量更低,口感也依然豐富。製作粽子時,可以將部份糯米換成糙米、紫米或薏仁,提升膳食纖維含量,有助腸胃蠕動,降低消化負擔,也減少餐後血糖震盪。
份量控制也是享受美食的關鍵。專家建議成人一天以「一顆小粽子」為限,因為一般一顆粽子的熱量就相當於四片吐司,非常容易一不小心就吃超量。用細嚼慢嚥的方式品味節慶美食,同時也能守護自健康。
除了主角粽子,配菜也能巧妙搭配。每餐多吃一碗清爽的蔬菜沙拉或拳頭大小的新鮮水果,不僅能補足纖維與維生素,還能幫助腸道健康、預防便秘。搭配一杯無糖的茶飲,能有效減緩油膩感,促進消化,讓味蕾層次提升,讓端午大餐更加舒適無負擔。
如果是自己動手包粽,也可以發揮創意,選擇五穀、瘦肉、蔬食等多種配料,享受不同風味又兼顧營養。不妨帶家人一起參與,體驗包粽樂趣,也拉進彼此距離。
除了飲食,在美食之後,與親友到戶外散步、活動筋骨,不但能增加熱量消耗,也增添節慶氣氛與互動樂趣。端午聚餐時,謹記避免暴飲暴食,維持規律作息和運動,才能開心過節又不忘健康。
端午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把握這短暫假期,選對粽子、控制份量,加點蔬果、泡壺好茶,再和親友相約戶外走走,就能吃得開心又自在,陪伴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