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修改DSE成績申請教大被揭發 法庭押後判刑
一名持有香港身份證的22歲女子,早前在申請就讀香港教育大學英文學士課程時,被發現利用手機應用程式「美圖秀秀」修改中學文憑試(DSE)英文科成績,將原本獲得的第二級篡改為第三級。儘管她一度成功獲得取錄,最終因提交的虛假文件而遭校方取消學位並報警。該名女子近日於粉嶺裁判法院認罪,案件引起廣泛關注。
案情顯示,該名女子於2024年6月至8月間,向香港教育大學遞交申請,並上傳修改過的DSE成績單,聲稱在英文科考獲第三級成績。她於7月參加網上面試後取得取錄。然而,校方在8月向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查核成績時,發現她實際只獲得第二級。當職員以電郵查詢時,女子坦言因「好玩」而動手修改成績。校方隨即取消取錄並報警處理。
警方隨後在女子手機內發現多張經修改的成績單照片。調查期間,她承認利用手機程式,更改成績副本以提高競爭力。辯方律師在法庭上為其求情時提到,女子自幼由母親獨力撫養,擔心無法入讀大學會令母親失望,加上心理壓力,才會做出這一魯莽決定。
辯方更指出,無論取得第二級還是第三級,受審女子皆具備面試資格,而最終能否獲錄取,亦取決於她的面試表現及已修讀副學士課程的成績。然而,裁判官質疑,若競爭者眾多,誤導成績等於無視原有公平原則。她提到,所有獲教大取錄的學生均須提交文憑試正本文件,女被告可能在預見紙包不住火後才主動致電校方查詢文件補交事宜。法庭認為此舉並不等同自首。
署理主任裁判官在庭上指出,本案涉及製造虛假文件及意圖欺騙,屬於嚴重罪行,嚴重影響考生間的公平競爭。不單如此,案件亦損害高等教育機構的誠信。
鑑於被告尚年輕且過往無案底,法庭決定押後判刑,並向相關部門索取社會服務令、感化及背景等多份報告。被告則須繼續還押,直至6月11日再度上庭判刑。
這宗案件反映,現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對學生成績真確性有明確監核流程,亦提醒考生誠信行為對個人及制度帶來的深遠影響。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