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政策與社會轉變熱議
香港文化政策近日成為社會熱議焦點。日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強調,當局必須嚴格把關資助審批、場地表演及展覽內容,防範文化界存在的「軟對抗」現象。她重申,「軟對抗」一直存在,將持續加強人員培訓、加強國家意識,並提升審查標準,杜絕與國安利益相悖的內容。
在立法會就文化政策議案討論期間,不同聲音浮現。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香港文化的價值在於包容及多元,強調文化發展必須讓不同背景與風格共存。他提到,文化作品的諷刺性質有助反映基層市民心聲,促使社會進步。狄志遠建議政府增加創作空間,例如增設低成本錄音室、排練場,以及擴大對小型團體和基層創作者的資助,他並舉例澳門和台灣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模式值得參考。他提醒,在防範「軟對抗」與保護文化自由間,需要社會集體智慧妥善拿捏。
著名劇作家莊梅岩則對「警惕軟對抗」的官方立場表示質疑,認為過度審查或對藝術創作產生寒蟬效應。她形容這種態度恐會令藝術界陷入「尋找『軟對抗』」的擾民整治行動,最終損害藝術家和作品的生存空間。
文化發展外,立法會亦有議員提出「去殖化」的建議,要求全面檢討及調整現有具有殖民地色彩的街道、公園名稱等。有人建議以「多維利公園」取代現時的「維多利亞公園」,並加添如林則徐銷煙等歷史元素,以讓市民和旅客認識香港殖民地歷史及其黑暗一面。
與此同時,政府部署積極推動大型體育盛事。全運會及殘特奧會今年將在香港舉辦,政府獲馬會及相關慈善信託基金提供4.5億港元資助,協助籌備義工服務、全港推廣及弱勢社群觀賽體驗等環節。官員強調,此舉有助鞏固大灣區體育與文化交流。
在社會其他議題方面,毒品問題及安全措施受廣泛關注。「太空油」依托咪酯毒品氾濫,涉案青年比例高,政府正收集各界意見,有議員要求為毒品另改名以避免產生非實質的幻想。此外,中國民航局即將實施新規,禁止旅客攜帶無3C認證或被召回型號的外置充電器登上境內航班,專家認為可提升飛行安全。
香港在文化、體育、公共安全等層面正在面對多重挑戰與轉變。社會各界就如何在促進發展、保障安全和維護多元自由中取得平衡,持續討論與磨合。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