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展現韌性與轉型機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自本屆政府上任即將三年以來,香港經濟展現出顯著韌性,本地生產總值連續九個季度實現增長,總量更突破三萬億港元。他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及提升,金融市場活動保持活躍。今年以來,香港股票市場的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2,400億元,而新股上市的集資總額暫時排名全球第一,反映香港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
陳茂波提及,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搶企業、搶人才」政策,已成功吸引超過80家專注前沿科技的企業落戶香港。這些企業涉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新能源等領域,有助推動本地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同時,各項人才引進計劃亦執行見效,吸引超過21萬名專業人才來港,進一步強化香港的人才庫,為未來經濟多元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陳茂波坦言,隨著旅客和市民的消費模式出現轉變,傳統零售及餐飲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據資料顯示,今年首季食肆總收益按年下跌0.6%,顯示市道未完全回復至疫情前水平。鑒於這種情況,他建議業界應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靈活應變,並抓住新的市場機遇。例如,業界可考慮結合電子支付系統、線上線下銷售平台,以及策劃更多具特色的消費體驗,提升顧客黏性及吸引力,藉此擴展客源,增加收益。
除此之外,政府亦致力推动完善基礎設施,以及擴展國際經貿聯繫,尤其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以開拓更多元的經濟增長點。例如,深化與深圳的科技創新交流、促進跨境金融合作、便利兩地人才流動,都是政府關注的重點。陳茂波相信,這些舉措將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他總結指,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雖然面對不少外圍和結構性挑戰,但只要把握現有優勢,發揮創新能力,靈活應對,未來仍然充滿機遇。他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積極探索新方向,推動香港經濟穩步向前發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