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香港高等教育迎來積極轉型 國際學生申請數創新高

香港高等教育迎來積極轉型 國際學生申請數創新高

近期,美國收緊留學政策引發本港高等教育界的關注與討論,港大的海外轉校查詢數字顯示,已有超過850宗相關申請,反映出多國學生依然對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保持興趣。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截至上周四,香港八大院校已發出約40份錄取通知書,其中香港大學、科技大學佔了約八成,另有中大和嶺大各錄取了少量學生。她表示,香港政府正積極推動發展「留學香港」品牌,特別是在國際教育市場中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蔡局長指出,今年港府見證非本地學生申請數量明顯增加,申請人數較去年同期呈兩倍升幅,且海外申請的增長速度超過內地和台灣,說明香港的高等教育日益具吸引力,加之QS排名的良好表現,也讓國際學生對香港的認可度提高。她坦言,這證明香港擁有雄厚的高等教育資源,有能力吸引世界一流學者與學生前來深造。

在此背景下,香港政府認為自己在國際學生競爭中佔有優勢,並且在應對美國留學政策收緊的情況下,肩負起吸引人才的責任。蔡局長表示,政府正檢討本地生的入學資格定義,以便在新學年聯合招生計劃推出前,能擬定一套過渡方案,讓在中五或高中的學生能在條件未完全調整時, vẫn 有機會升讀本地院校。她強調,政策的調整需兼顧人才流動與資源配置,確保未來整體教育發展的穩定與合理。

除了人才引進,政府亦致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大學教育城」計劃。對於部分學界人士反對由各院校獨立競爭的「分餅」做法,蔡局長回應稱,教育城的設計是一個跨院校、跨學科、甚至跨地域的合作項目,意在實現協同效應,而非簡單的資源瓜分。她指出,整個北都教育城是一個整體,政府希望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形成一個具有整體競爭力的教育樞紐。

此外,立法會已通過《2025年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草案》,旨在建立一個統一的自資院校管理架構。蔡局長表示,推行新法案的重點在於提升院校的質素,她並期望促使多元院校共同繁榮、各展所長,讓香港的高等教育更具競爭力。目前,已有多間院校計劃申請升格為應用科學大學或私立大學,她表示,院校數目的增減不會受到封頂限制,因為不同院校之間可以形成互補錯位,避免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總體來看,香港高等教育界正處於積極轉型與國際化的關鍵階段,政府內外多個層面同步推進,以確保香港在全球高等教育版圖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與資源的合理配置,香港有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教育中心的地位。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