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5月通脹回落至1.9% 能源漲價 食品衣履續跌
香港5月通脹回落至1.9% 能源價格飆升 食品與衣履價格續跌
香港5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通脹回落至1.9%,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同期基本通脹率亦見降溫,僅錄得1%,相比4月的1.3%進一步收窄,反映物價升勢緩和。數據顯示,推動整體升幅放慢的關鍵,是進出香港的交通費用及旅遊相關費用錄得跌幅,使消費者壓力略有減輕。
深入數據細項可見,5月電力、燃氣及水等能源類價格升幅最為突出,按年暴增19.7%。住屋開支較去年同期上升2.9%,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亦輕微上升1.3%,交通費用則同比升2.2%,顯著低於4月的3.8%。這意味著居民在日常交通及外吃成本方面負擔有所減輕,尤其在旅遊及跨境交通需求降溫下,更明顯帶動物價升幅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主要消費類別出現下跌。衣履類價格跌幅達5.3%,耐用物品價格下調2.3%,基本食品價格也下跌1.4%。這三類的價格下行,對沖了能源及住屋成本上升的壓力,反映出市面消費活力仍然偏弱。分析人士指出,這或許代表市道未見顯著回暖,居民在非必需性消費上的壓縮仍持續,特別是衣服、鞋履及各類耐用消費品。
有關方面總結,消費物價通脹近月保持輕微走勢,今年首五個月累計CPI按年升幅為1.2%。各主要組成項目的價格壓力大致受控,通脹未有全面蔓延的跡象,大眾生活成本增幅仍處於可承受範圍。
專家分析指,本地5月通脹放緩主要由食品、耐用品及衣履價格的跌幅擴大推動,這有力抵銷住宅租金及能源價格增速加快的影響。觀察內地食品價格持續走弱,有機會進一步拖低本地食品價格走勢。同時,衣履與耐用品跌幅進一步擴大,反映本地消費市道仍然低迷。不過能源價格逆市而行,升幅明顯,成為近期物價上行的重要推手。
展望全年,專家預期整體通脹升幅約為2%,意味通脹壓力短期內仍屬可控範圍之內,但市民在能源開支方面或需多加關注。進出口交通與旅遊相關消費仍然走弱,消費市場復甦步伐緩慢,物價短期內難以出現大幅波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