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消費冷卻 餐飲業降價迎戰北上潮
【母親節消費熱潮不再 餐飲業降價應對北上衝擊】
今年母親節,香港餐飲業面對經濟疲弱與「北上」消費潮的雙重壓力,生意未見起色。多家酒樓為吸引顧客,紛紛以減價和調整菜單應對。以土瓜灣的漢寶酒樓為例,六人宴席過去三年不斷降價,今年的主菜已由往年的澳洲龍蝦換成成本更低的波士頓龍蝦,菜式數量亦有所縮減,套餐價僅1,688元,較三年前下跌超過三成。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副主席梁進坦言,如今已不能單靠節日吸客,業界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例如主動聯絡熟客預訂母親節座位,力圖挽留客源。回顧去年母親節,受「北上」熱潮影響,本港餐飲業營業額單日下跌15%,從2023年的約4.2億元降至3.6億元。今年狀況並未明顯改善,部分酒樓只得靠新套餐及優惠促銷。
例如漢寶酒樓2023年的「感恩四位餐」標榜6道餸及水果,要價1,288元;2024年餐單更名為「母親節四位餐」,主菜換成乳豬併盤,價格降至1,188元。今年再推「敬母四位餐」,菜式減至5道,定價1,088元,三年累計跌幅逾15%。六人套餐亦同樣調整,2023年「頌恩六位餐」八道餸加甜品索價2,488元,去年降至1,938元、七道餸,今年則變為「敬母六位餐」,主菜改用波士頓龍蝦、再減一道菜,僅收1,688元,三年累計降價32.2%。
至於波士頓龍蝦取代澳洲龍蝦成為套餐主打,原因在於波士頓龍蝦供應穩定且價格更親民,而澳洲龍蝦受季節和供應量影響,價格高昂,成為業界調整成本的議價空間。
京都大酒樓亦作出調整,去年主推的「鮑魚石斑全包宴」4位僅售1,088元,涵蓋鮑魚、石斑等五道菜及甜品,今年繼續維持相同餐單與價格。高性價比套餐成為吸引家庭客顧慮荷包的新常態。
梁進坦言,母親節雖屬重要慶祝日,但並非長假期,部分市民依舊外遊消費。面對市況持續低迷,今年部分酒樓訂座率維持在六至七成,小部分包廂甚至爆滿。不過復活節假期的慘淡表現,令業界步步為營,不再對短假期寄予厚望,培養危機意識並強調主動出擊。
市場消費方式明顯轉變,餐飲業者絞盡腦汁,推出更多優惠套餐、放題,甚至不惜壓低利潤只求穩住生意。梁進語帶無奈地說:「大家都要適應新環境,假期不再等於客人自動上門。」在消費者選擇愈來愈多元的當下,香港餐飲業唯有不斷調整,以求逆境求存。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