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跌至新低、全球情勢惡化
根據最新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新聞自由情況急劇惡化,分數跌至歷史新低,在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中僅排名第140位。這一數據來自國際知名新聞觀察機構,指數將香港劃入「非常嚴重」範圍,地圖上首次呈現最危險的紅色區塊。2002年,香港在這份榜單中位列第18名,足見過去二十年來的顯著下滑。
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港在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和安全等五項指標全面下跌,記者被監禁及判刑的情況尤其堪憂。近期《立場新聞》前總編、以及壹傳媒集團多名高層因涉及港版國安法案件被控,新聞工作者面臨極大壓力與風險。負責人指出:「五年內,香港已失去了新聞自由燈塔的地位,記者監禁數量與壓力媲美中國大陸。」
除了直接起訴,行政壓力、監視、被網絡起底、查稅等手段亦日益頻繁。不僅本地新聞機構遭遇查賬,外國媒體的記者更有被拒入境、扣留甚至遣返的事件發生。就連前來關注案件的國際觀察人士亦曾被扣查、搜查並遣返,官方並未說明理由。諸多香港資深記者選擇移居海外,台灣和英國等地出現多個流亡報道機構,但這些新成立的團隊仍須面對跨境壓力、經濟困境與社會適應等重大挑戰。
全球範圍內,新聞自由局勢同樣嚴峻。最新指數顯示,過半數國家與地區新聞自由狀況陷入「困難」階段,為該指數自2002年起發佈以來最惡劣的一年。經濟壓力尤其沉重,愈來愈多媒體機構難以持續運作。以美國為例,近期相關機構遭遇資金斷裂,導致多個國際媒體營運受損,有的部門甚至面臨裁員或停播等局面。
中國新聞自由排名倒數第三,僅高於兩國。疫情前少數獨立媒體仍可運作,之後遭遇前所未有的審查和監控,部分記者被逼轉往東南亞或台灣。外國記者入境中國繼續受阻,簽證難以取得,新聞運作遭受限制,不少機構不得不調整業務重心。
與此同時,台灣在本年度排名第24,較去年上升三位。整體分數微幅提升,主要得益於社會文化方面的信任度增加。專家認為,台灣媒體生態展現出較高的公信力,但公共媒體財政仍受部分政黨質疑,經費削減等事件令人擔憂。
新聞自由指數警示,亞太及全球新聞工作者正面對愈發複雜的威脅,無論身在本地或者流亡,媒體的持續報導與社會支持尤顯艱鉅。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