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本港3月商品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強勁增長,面臨中美貿易摩擦挑戰

本港3月商品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強勁增長,面臨中美貿易摩擦挑戰

本港最新對外商品貿易數據顯示,3月份商品出口增速顯著加快,達到18.5%,超出市場預期12.4%,創下14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標誌著香港外貿表現持續蓬勃。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字同時顯示,3月商品進口貨值按年上升16.6%,亦高於市場預期的8%。本月有形貿易逆差為454億元,約佔商品進口貨值的9.1%。

數據反映,3月出口表現尤其依賴內地市場,對內地的出口保持強勁增長。亞洲市場整體出口增幅達22.4%,其中台灣、馬來西亞及越南分別大幅上升61.3%、57.3%及41.3%,但南韓市場出口則下跌22.8%。而除亞洲外,英國及美國市場出口增長顯著,分別提升48.5%及11.4%,但出口至荷蘭的貨值下降29%。季內整體出口達4555億元,進口則為5009億元,形成逆差454億。

回顧首季總體表現,2025年首季度商品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增長10.9%,進口貨值則增9.8%,同期間有形貿易逆差擴大至807億元,相當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4%。經季節性調整後,首季商品出口同比上升12.7%,進口則增加9.9%,反映貿易活動穩健提升。

然而,面對美國於4月初大幅提高對中國進口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劇烈升級,政府發言人坦言未來貿戰將對香港商品貿易構成不小挑戰。出口商因憂慮關稅上調,趕在新關稅生效前加快出貨,或是推動3月出口急升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對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亦增加香港外貿發展的變數。

在風險與挑戰之餘,內地經濟的穩定增長及持續推出刺激內需的措施,為香港商品出口提供支撐。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指出,新興亞洲經濟體表現強勁及供應鏈轉移趨勢,有望部分抵銷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他同時預計,本港出口增長可能於2025年面臨停滯壓力。

面向未來,政府表明將持續加強與多元市場的經貿聯繫,並多方面支持本地企業,助其應對全球貿易環境波動。政府將密切監察外部情況變化,力求令香港在全球供應鏈變動中保持競爭優勢。

總結來看,儘管環球貿易摩擦風險攀升,本港3月進出口數據反映強勁韌性及市場靈活反應,顯示香港仍能在逆境中尋求發展機遇,維持其國際貿易樞紐地位。未來香港外貿能否突破挑戰,關鍵在於持續的政策調整和多元化市場拓展策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