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無聲殺手,正確量測與預防的健康守護
高血壓被譽為「無聲殺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往往忽視定期檢查,僅有頭痛、頭暈、頸部僵硬、胸悶或疲憊等輕微不適現象。事實上,高血壓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不僅容易導致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等嚴重後果,常常等到症狀明顯,甚至發生併發症後才驚覺罹患高血壓。因此,定期量測血壓是及早發現並控制高血壓的第一步。
每年5月17日被訂為「世界高血壓日」,其宗旨在於強化大眾對高血壓的重視與防治觀念,號召民眾正確量測血壓,有效守護健康。醫療單位也提醒大家,應養成固定量測血壓的習慣,並確保測量方式及工具正確,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將高血壓控制於穩定範圍內,減少對健康的長期傷害。
專家建議,正確量測血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量測前避免抽菸、飲咖啡或從事激烈運動至少30分鐘,保持坐在舒適且安靜的環境,先休息5分鐘再開始測量。選用合適尺寸的血壓袖帶並確實綁緊於上臂,每次建議至少量測兩次,間隔一分鐘後取平均值作為記錄。若家族有高血壓病史或屬於肥胖族群,更應善用社區血壓站等資源,培養定期自我監測的習慣。
長遠健康管理上,更要從年輕時期就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包括選用健康的食用油、減少糖分和鹽分攝取、控制高熱量飲食、避免飲酒並維持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這些都是預防與控制高血壓的有效策略。建議家中可自備血壓計,並遵循「722原則」:每天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各量一次,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作為記錄。
如果健康成人一週平均血壓值超過120/80 mmHg,應立刻調整飲食、運動及作息,同時持續觀察血壓變化。若經調整後未見改善,應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避免高血壓發展為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高血壓的防治並非一蹴可幾,透過定期量測、早期發現異常,結合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將有助於長期維護血管與全身健康,讓「無聲殺手」無所遁形。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