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緊張局勢緩解 莫迪強調以本國條件應對挑釁
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日爆發緊張衝突,總理莫迪在事件後首次公開回應,強調印度的軍事行動僅屬暫停,並重申印方將以自己的條件回應任何來自巴基斯坦的挑釁或攻擊。莫迪不僅在談話中表現出強硬姿態,也明確否定了外部勢力在停火談判中的關鍵作用,特別淡化了美國所宣稱的斡旋功勞。
在最新一輪衝突爆發後,印巴雙方於上週六達成停火協議,印軍與巴軍於邊界兩側停止交火,區域緊張情勢暫時緩解。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週初公開表示,美國成功介入並協助推動停火,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嚴重核衝突,並因此感到自豪。特朗普同時向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副總統萬斯表達讚揚,強調美方的外交努力對避免數以百萬計的傷亡具有關鍵作用。
然而,莫迪在回應相關說法時顯得低調許多。他指出,事實上巴基斯坦是先主動聯絡印度軍方高層協商停火,並呼籲國際社會協助斡旋。莫迪進一步強調,印度高度關注巴方的一舉一動,並堅決表示不會容忍所謂的“核訛詐”。他表示,印巴雙方已就核威脅部分消除分歧,未來雙邊協商重點將放在反恐以及持續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問題上。
同時,印度與巴基斯坦軍事領袖之間的直接通話也顯示出兩國在穩定邊境狀況方面有所共識。根據會談內容,雙方同意減少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為後續建立長遠和平留下空間。雖然本輪停火協議至今仍見成效,邊境地區尚未傳出第二波大規模交火,但雙方對彼此動向仍保持警戒。
本輪衝突的根本原因依舊離不開恐怖主義問題以及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糾紛,莫迪亦坦言未來與巴基斯坦協商將聚焦於這兩個核心議題。外界普遍認為,印巴關係能否自此轉緩,將取決於雙方能否就恐怖主義打擊合作達成實質協議,並尋求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突破。
目前,南亞局勢依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此次停火協議的達成與持續,或許為兩國打開了新的對話可能。無論是印巴雙方直接交流,或是外部勢力幕後斡旋,後續如何推動地區穩定及和平發展,仍值得各界持續關注。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