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以伊緊張升溫 美伊介入衝突引爆多重風險

以伊緊張升溫 美伊介入衝突引爆多重風險

以色列與伊朗間的緊張局勢進入第二週,區域衝突持續升溫。近日,伊朗彈道飛彈擊中以色列南部城市俾什巴的一棟住宅大樓,增添了局勢的不確定性。據分析,美國若採取更激進的舉措,局勢恐再升級,可能導致衝突失控。

美國前總統川普據傳考慮過轟炸伊朗地下鈾濃縮設施,甚至不排除針對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暗殺行動。專家認為,這些策略都可能將戰爭推向更複雜且難以預測的局面。如若美國直接介入,局勢將有五種主要發展方向,其中包括已知地點核設施遭到重創,但伊朗未必全面放棄與美國的談判。學者觀察到,假使美國政府在強硬態度之餘,提出具吸引力的讓步,例如大規模解除經濟制裁或提供和平保證,伊朗仍可能考慮妥協。他們認為,單靠武力威脅,只會促使伊朗應戰到底。

另一方面,部分專家警告,伊朗或許還擁有未被國際發現的秘密核子設施,這意味著即使現有核能設施遭破壞,伊朗也未必完全失去發展核武的能力。若其頂尖科學人員傷亡,短時間內雖難以恢復原有進度,但伊朗或會加速部署剩餘資源,試圖重建核計畫。

值得關注的是,近來伊朗在回應以色列攻擊時,刻意避免波及美方目標或其他可能引發美國介入的活動。此舉顯示德黑蘭或許仍傾向透過外交手段與美國達成某種協議,避免局勢失控。但專家指出,一旦美國採取軍事打擊,伊朗的策略可能全面轉向,包括襲擊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甚至封鎖荷姆茲海峽,並鼓動其他區域代理組織如真主黨、青年運動和伊拉克民兵參戰。

美方雖一度考慮針對伊朗最高領袖出手,但即使成功,也難以保證改變伊朗長達數十年的神權統治。部分專家憂心如果軍方無法即刻穩定局勢,伊朗內部可能出現權力真空或暴力動亂。然而,由於反對力量長期遭壓制,政權更迭並不容易。

儘管伊朗體制穩固,該國仍曾爆發大規模抗議,包括爭取婦女權益的「頭巾革命」。部分民眾因對現政權不滿,甚至希望外部力量介入,改變領導班子。然而,近期衝突造成重大人命與財產損失,導致社會凝聚強烈的民族情感,反而推動對以色列的敵對立場,令區域和平前景更加晦暗難測。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