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談判陷僵局 美擬推300億民用核能計劃誘伊重返談判
伊朗再次否認即將與美國進行會談,並強調無意重啟核談判。外媒指出,美國正積極尋求突破僵局,考慮推動一項由中東多國共同出資、總額高達200至300億美元的伊朗全新民用核能計劃,意圖吸引德黑蘭重回談判桌。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雙方官員可能於下周會面,並強調白宮中東問題特使已同伊朗方面展開溝通,希望促成新核協議。不過,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迅速出面駁斥相關說法,重申德黑蘭當局目前沒有任何重啟談判的計劃。
報導稱,上週五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之前,美國特使與波斯灣多國官員密切協商多種方案,包括牽頭組成資金規模高達300億美元的投資團隊,以協助伊朗發展新一代民用核技術。據悉,華府無意直接出資,但願意扮演斡旋角色,促使區域內的阿拉伯國家共同投資。這項計劃被視為重返談判的誘因之一,美國甚至不排除在特定條件下放寬對伊朗的制裁,釋放約60億美元伊朗海外存款。作為交換條件,伊朗則必須徹底放棄高濃縮鈾的提煉。
此舉背景是在美軍針對伊朗多處核設施展開精確打擊後,外界高度關注相關基礎設施的破壞程度。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指出,福爾多核設施內的離心機已全部停擺,雖部分濃縮鈾被及時移走,但整體設備仍遭嚴重損壞。伊朗方面也承認設施受創甚重。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公開了更多行動細節,並展示GBU-57炸彈的測試畫面,凸顯美軍打擊核設施的作戰能力。不過,兩人未對行動成效做出正面評估,僅表示具體損毀情形應待情報部門公布。
另一方面,國防高層表示暫無證據顯示伊朗事前大規模轉移濃縮鈾,並坦言美軍已「徹底消除伊朗製造核武的能力」。目前國際社會密切關注事件後續發展,伊朗是否會重新考慮談判立場,仍有待觀察。美方則持續施壓,嘗試透過刺激經濟與制裁雙管齊下,改變伊朗的核政策。這場圍繞核協議的外交角力,仍是中東地區局勢演變的焦點之一。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