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衝突升級引全球關注 國際壓力迫使以色列讓步
以色列與加薩衝突持續升溫,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經長達十一週封鎖後,以色列於二十日同意讓九十三輛載有麵粉、嬰兒油以及醫療物資的卡車進入加薩地區。然而,根據聯合國方面透露,這批物資截至目前仍未能在當地發放,致使人道危機雪上加霜。聯合國人道救援事務主管佛萊徹表示,如果未來四十八小時內加薩依然無法取得援助,恐有多達一萬四千名嬰兒面臨死亡威脅。
面對加薩地區惡劣的人道狀況,國際壓力隨之增強。歐盟於二十日宣布,將針對以色列涉嫌人權侵犯行為展開協議審查,強調歐以關係需要重新審視。英國亦在同日公開表態中止與以色列的貿易談判,並召見以色列大使傳達英方立場。英國首相施凱爾在議會發言中指出,加薩局勢已達極不可忍的艱困程度,無辜兒童遭遇空襲,局面令人痛心。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則強調,根據雙邊合作的2030路線圖,英國將重新評估與以色列的戰略夥伴關係,並表明以色列政府近期的行徑迫使英國作出上述決策。
國際間對以色列行動的批評也愈加明確。法國、英國及加拿大於十九日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以色列擴大加薩軍事行動,並拒絕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擴展屯墾區的規劃。英國更已決定制裁以色列境內的屯墾活動。澳洲人權團體則於二十一日公開呼籲政府加入對以色列進行制裁的行列,要求澳方展現堅定立場。
在大國外交方面,法國外交部長巴霍二十日透露,法國有意於六月的聯合國會議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有望成為首個給予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的歐洲國家。此舉將對地區和平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以色列空襲行動並未因國際壓力有所緩和。二十一日的再度轟炸造成二十餘人死亡。以色列內部也出現強烈反彈聲音,在野黨領袖嚴辭批評納坦雅胡政府「失去理性」,以冷酷姿態看待無辜的嬰兒死亡。民主黨領袖高藍表示,以色列的責任應是維護理性而非將屠殺無辜作為政策。
除了加薩危機,更有消息指稱以色列正考慮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此一消息已造成國際油價上揚,使區域局勢更形動盪。面對日益緊繃的中東局勢,國際社會如何化解危機,成為當前最受矚目的問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