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綺涉學歷爭議與詐欺受查 檢方啟動調查程序
新任駐英國公使江雅綺近期被指控涉嫌學歷造假,引發社會各界關注。部分民眾質疑,江雅綺長期以英國杜倫大學法學博士自居,在多次申請政府機關研究與計畫經費時皆主張擁有該學歷。數位公民視此為嚴重不當,已向台北地檢署舉報江雅綺涉犯偽造文書、詐欺取財、詐欺得利等罪嫌,並要求徹查相關細節。據了解,台北地檢署已正式立案,預計最快三週內分配相關檢察官進一步調查。
事件起因於總統府於5月19日發布總統令,特任江雅綺為駐英國公使後,台大國發所所長劉靜怡率先提出質疑。劉靜怡指出,江雅綺多次於公開場合與公文文件上,以杜倫大學法學博士身分自處,然而實際畢業證書顯示她於2012年6月完成的是杜倫大學社會科學與健康學院博士學位,並非法學院。劉靜怡進一步反映,早在一年多前就已向校內相關人士及政府官員傳達過這項疑慮,對於持續使用錯誤學位稱號的情況深感不解。
此外,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在社群媒體上也揭露相關紀錄。2022年,江雅綺遭科技部查核後,科技部於當年6月發布新聞稿說明,江在申請法規會專員職務及多項科技部研究計畫時,於最高學歷主修學門系所欄位填寫「法學院」,被認定屬於「不實學歷」。科技部要求江更正所有相關資料,藉此避免未來再發生同類爭議。雖然科技部最終認定江未達學術倫理違規法定標準,但明確強調申請資料內容與實際狀況不符,仍需責成本人修正。
依據民眾正式告發狀,江雅綺明知自己並未取得法學院博士學位,卻屢次以該名義申請公部門以及民間單位的各項職務與經費,不僅獲取薪資,並憑藉該身份取得稿費、研究費、計畫費、講座與差旅相關報酬,涉及不法之財產利益。對此,檢方將針對上述指控全面展開調查,包括江過去數年申請程序中涉及的各項經費來源與用途,以釐清是否構成刑法所涉之相關罪嫌。
目前,整起事件已經引發社會熱烈討論,有民眾指出,公職人員誠信攸關政府形象與社會信任,期望司法單位充分查明真相,給予社會一個明確的交代。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