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土電動車市佔低迷 進口純電動車異軍突起
日本本土電動車市佔低迷 中國比亞迪單月銷售創新高
今年5月,日本電動車市場呈現兩極化局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國產電動車銷量持續低迷,銷量龍頭廠牌日產(Nissan)的「Sakura」單月銷量暴減4成。而另一方面,進口電動車逆勢上揚,整體進口純電動車銷售較去年同期大增62%,來到2,406輛,創下新高。中國車廠比亞迪(BYD)特別亮眼,單月銷量激增4倍至424輛,不僅突破過往紀錄,更確立其在日本進口純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地位。
細究市場表現,5月份日本純電動車總銷量略降0.1%,僅3,791輛,佔乘用車總銷量的1.4%,比例持續偏低。日產汽車的主力電動車款「Sakura」單月銷量跌至858輛,較去年同期大減43%;豐田(Toyota)旗下電動車「bZ4X」同樣未能倖免,銷量只剩44輛,下滑40%。過去主導國內市場的本土品牌,眼前正面臨極大的市場壓力。
相較國產品牌的衰退,進口車市場表現突出。日本進口車協會最新統計,5月進口車總銷量達18,198輛,同比增長6%。其中,純電動車成長最為顯著,佔進口車總量13%,並且已經連續第七個月呈現增長趨勢。中國比亞迪憑藉4月新款「SEALION 7」的成功上市,於5月份單月售出424輛,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四倍,領跑進口純電動車陣營,這一成績也刷新了比亞迪在日本市場的歷史紀錄。南韓現代(Hyundai)同樣亮眼,4月發表的全新小型車「INSTER」5月銷售增至94輛,成長4.1倍。其他品牌進口純電動車亦顯著增長,單月銷量達到710輛,攀升57.8%。儘管美國特斯拉未公開日本地區具體數據,但仍在「其他品牌」統計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顯示其銷售動能依舊強勁。
觀察日本電動車市場現況,本土品牌面臨滲透率瓶頸,競爭力顯著下滑;反觀進口品牌則呈現快速增長,尤其中國車廠憑藉質量和價格優勢搶佔市場版圖。隨著國外品牌持續推陳出新,以及充電設施等配套逐步完善,日本本土電動車產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如何突破市場僵局,將成為日本汽車產業的重要課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