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肥胖率全台最高 市府推多元健康政策
高雄肥胖率全台最高 市府力推多元健康政策
高雄市近來因肥胖問題備受關注,根據最新統計,全市超過四成民眾體重過重或肥胖,比例達41.3%,在六都中高居第一。市議會質詢時,議員指出全市38個行政區中,有24區平均BMI超標,尤其偏鄉地區如桃源、那瑪夏、茂林等地,肥胖比率分別高達62.9%、57.3%與47.1%,反映政策資源無法有效滲透至弱勢區域,加劇結構性不平等。
議員以自身減重30公斤的親身經驗為例,呼籲市府制定更積極的減重獎勵措施與校園健康計畫,並建議推動「健康校園體重計畫」,讓學生每天運動30分鐘,定期接受BMI檢測,同時由營養師提供一對一輔導。此外,她主張該計畫應涵蓋營養午餐把關,禁止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零食,打造「無垃圾食物校園」。
市府回應,市長坦言,「高雄作為BMI最高城市,確實令人憂心。」已責成衛生局整合教育、勞工、交通等跨局處資源,推動健康促進與體適能方案。現階段,全市僅有13名營養師負責社區衛教及定點諮詢,去年超過1700個營養諮詢站平均每站服務僅1.45人次,使用率極低。針對此情況,衛生局規畫擴編營養師至46人,同步開發線上諮詢系統,以提升資源可及性和服務效率。
除了校園健康市府亦聚焦職場與社區規模的健康推廣。議員要求勞工局鼓勵企業設置運動空間,促進員工體適能與健康意識;也要求交通局打造連續人行道與自行車道,並搭配YouBike租借優惠,推廣綠色通勤與減碳行動。交通局表示,博愛路將全面設置保護型自行車道,並將推出「減碳存摺」計畫,鼓勵市民使用YouBike,促進日常運動量。
高雄市長則強調,肥胖不僅涉及個人體質與生活習慣,更與都市結構、地理特性密不可分,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重要風險因子。市府已致力強化預防醫學,透過高風險篩檢、早期治療與健康促進教育,建立全方位的預防網絡。針對偏鄉及高齡人口,市府將投入更多資源於社區活動,同時從學校端培養學童正確飲食與運動習慣,減緩市民BMI逐年上升趨勢。
高雄市府期望透過多層次、跨領域的政策合作,逐步改善肥胖現狀,打造健康永續的城市生活環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