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琪質疑柯文哲遭羈押合理性 再掀京華城案司法討論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案,至今已遭羈押超過八個月,至今未被釋放。近日,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在社群平台發文,透露丈夫在押期間生活的種種不便,並質疑司法程序的正當性與公平性,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陳佩琪表示,年初曾與柯文哲短暫相聚,在那段時間裡,柯文哲提及北所房間內缺乏洗衣檯,只能蹲著清洗衣物。由於柯文哲自述患有「青蛙肢」,無法長時間蹲下,這使得簡單的洗衣任務成為極大的挑戰。她感慨道,現代社會大多數人已難以想像像過去的長輩一樣蹲地搓洗衣服的情景,當聽到這些細節時,不禁忍不住落淚,直問「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針對案件本身,陳佩琪強調,柯文哲當市長時,並無參與任何有關京華城都市計畫容積的決策會議,也沒有影響相關委員的表決。她強調相關議題均由內外部專業委員組成的會議討論,做出結論後才交給市長蓋章,柯文哲僅履行行政程序。本次羈押是否反映合理的司法判斷,令她深感困惑,「一個未實際參與決議的市長,為何會成為被羈押對象?」
她更進一步將類比拉回數十年前在台灣曾發生的誤判案件,如李師科案與王迎先冤案,質問台灣司法體制是否真正取得進步,是否有記取過去冤假錯案的經驗教訓。她忿忿不平地說,「隨便一個人誣告,加上證物圖案雷同,就可以讓無辜者遭受重大傷害。」針對目前的案件,她多次質疑,「這樣的司法調查邏輯到底是什麼?」
陳佩琪進一步舉例,如果醫院發生醫療糾紛,院方也會交由專業醫療委員會調查,市府同樣把陳情交給專業委員會處理,這究竟是哪門子的罪過?她呼籲外界應重新檢視本案,期盼司法公平與調查程序公開透明。
此事在網路上引發廣泛討論,有民眾認同陳佩琪的說法,認為過度羈押不符比例原則,也有部分人維持觀望態度,等待司法審理出結果。案情走向及司法判決備受各界關注,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智新聞